[ 專訪 ] 「做內容靠的是很多的夢想跟熱情」 -《ppaper》創辦人 胡至宜 Ive Hu

從網站起家的生活風格媒體 EVERYDAY OBJECT,在五週年之際推出紙本雜誌,對我們來說像個里程碑式的紀念,從網路跨到紙本也是全新嘗試。

本篇採訪邀請了《ppaper》的共同創辦人「胡至宜 Ive」,作為台灣首本設計美學雜誌代表,《ppaper》肩負著哪些使命?從廣告人跳進出版業,那是什麼樣的契機?在大眾唱衰紙本的這些年,她是以什麼心情來看待這個資訊載體呢?十多年的產業觀察,身為總發行人的 Ive 理出了哪些心得呢?

請問成立 ppaper 的緣由與初衷?

我是五年級生,當初跟包益民(《ppaper》共同創辦人)一起辦雜誌,是因為我們這一輩人的理想性真的很高。那時環境讓我們做的事很難預測會有什麼結果,我們當時就是不知道「辦雜誌」是怎麼一回事,才做得下去,光憑著一股熱情、理想、憧憬加上衝動,就這樣開始了。

包益民從小留學在外,對他而言,長大便是想回到台灣來做些什麼;而我是歷經聯考的學生,大學畢業出國唸書,念個洋碩士回台灣找工作,是一般人能想到的規劃。但我們倆受過美式教育,就想做一些跟別人不一樣的事。

我在美國念的是傳播,但在出國前,深受廣告圈前輩許舜英等人的影響,認為「廣告人」是很美好的職業,回台灣後在廣告公司待了幾年。我跟包這樣的組合,做過廣告,中英文也不錯,他是做視覺的,我愛寫文字,加上我們都很喜歡 fashion,也因為工作關係,海量閱讀外文設計、美學類的報章書籍。這種閱讀文化在國外早已行之有年,而我跟包卻發現台灣居然沒有這種類型,用我們自身視角跟態度談論美學,且做得比較出色的雜誌,於是「想做點跟他人不一樣的事」的我們,來辦一本談論創意、藝術、設計的雜誌,就成了很明確的想像。

契機是在離開廣吿圈後,我們成立設計工作室創業,約第五年左右開始有瓶頸跟倦怠感,於是開始想是否就來做本自己的雜誌呢?但我們對印刷、出版業都非常外行,單純把存款拿出來,全心投入在這門新事業,慢慢去摸索做雜誌的眉角。當時想過「可能做完三期錢就燒光了」,在沒有請教任何人、做任何研究、做任何企劃的情況下,就把熱情與金看投下去燃燒了。現在想起來,似乎唯有這樣,一個理想事業才有可能開始,若是凡事謹慎,便很難起頭。

作為台灣第一本談論設計、藝術、美學的雜誌,在推廣初期時有遇到哪些困難呢?

我們很幸運,在推出之際受到蠻多好評,當初包益民想辦法跟 7-11 談,讓我們放在 7-11 賣,便利商店是個強勢通路,所以對《ppaper》來說是個很關鍵的點,讓它可以被大眾看見,讓許多人可以很快認識這本雜誌。然而,我們又希望大家無法拒絕它,所以定價就非常可親的一個銅板有找:49 元。

不過一但有了這種類型、反應又不錯的雜誌,也會有同業想要跟進、或是我們自己培養的人才出去自立門戶,隨著市面上講生活美學的雜誌越來越多,《ppaper》的市場獨佔性變得沒那麼大。從好的方便來想,會發現我們是真的變得有影響力,讓大家開始重視這些事了,但一方面又會面臨市場上的挑戰,也曾經被模仿一模一樣的雜誌,還寄到辦公室請我們指導,我跟同事一起看著山寨版的 ppaper 無語。

這些年來類似媒體越來越多,市場已趨近飽和,你說全民對美感的需求提升了嗎?當然提升了啊,不然製作端怎麼會沒有內容可以報了呢?但大家現在一起陷入這瓶頸中,得好好想些辦法開創新的市場局面。

為何會從ppaper開始延伸,很早開始做出分眾媒體,如AANGELppaper fashionppaper business

其實當時我們就是很任性又隨心所欲,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不管是我或包或是我們當時的同事。做《AANGEL》時,我覺得這些關於「女性」的內容很重要,我身為一個女生,我有很多意見想發聲,而當我的想法跟團隊們彼此很接近時,做內容的熱情就變得更濃厚。譬如第一次開會時,就定好《AANGEL》一年的題目,大家都興奮得不得了!很恰巧的,我的個人需要可能也代表了市場缺口,當出現這樣的平台或是媒體,讓女孩們的心思找到出口。因為是「忠於自我」的內容,所以這本雜誌才會很純粹,很真心,最終得到的效果也很好。

然而,《AANGEL》走了五年,女孩們的心事被討論光了,若再把同樣題材每年反覆拿出來講,肯定有疲乏的一天。再加上我、寫手、讀者,三方一起長大了,不同年齡階段的女生想聊的事情不一樣,所以提供雜誌走向的主編很重要,過去都是我,但五年後的我,已經跟市場上的女孩不一樣了,於是便停刊。

後續把《ppaper》做許多分類也是這樣,我們早期讀者大多為學生,這群學生畢業後進入社會,我們發現做《ppaper business》這本雜誌的重要性。因為讀者成長了,需要理解的不只是純設計,可能還需要知道一些財經、一些美學經濟、一些關於市場面的動態。雖然它停刊了,直到現在仍有不少讀者覺得實用好看,很希望我們再推出《ppaper business》,但這雜誌的問題是一直沒有足夠的廣告來支撐它。

後來再出《ppaper men》或是《ppaper fashion》,只能說我們團隊每個人都身懷絕技、各個很有才華,大家對某些領域真的夠專業且很有企圖心。這些讀物的出現,同時也讓讀者了解到,原來「設計」二字,是囊括許多事物且非常多樣性的,不管是生活傢俱、時尚服裝、交通工具、食物包裝、唱片封面都可以談論何謂「設計」,但他們本質又是如此不同,國外媒體的分眾也非常清楚,我們是從做中學,才漸漸把媒體做出分眾。

如何看待網路時代的對紙本的衝擊呢?

最困難的不是賣紙本,而是如何說服自己還要繼續做這件事情。以我來說,不只是「相信理想」,因為理想可以帶給我哪些感覺?雖然雜誌賺不了什麼錢,但每當我收到讀者來訊説:《ppaper》是一本很好的雜誌,就讓我深深覺得堅持紙本的路,很值得又有意義,不是用任何金錢可以交換的。

我們同時也經營數位內容,但為什麼還做紙本呢?因為我認為紙本有個特殊內在,我也有我的執著,我認為是我們把雜誌做得不夠好,而不是紙本有錯,所以我會一直想辦法在有限資源裡,去做到我想像中「雜誌」的樣子,紙本對我來說一直還可以更好,所以會持續作下去。

當初創立《ppaper》,我希望這個品牌可以做很久,沒人能預言實體刊物會永遠出局,它很可能是下個世代媒體的救命丸,因為市場不斷變化。而一開始我們做紙本談生活美學,從不是以營利為唯一目的,賺錢固然非常重要,但我不會忘記一開始我就想要做一個有影響力的人。

一位編輯該具備的條件?

我覺得想做編輯的人,要去想「為什麼你要當一個編輯?」編輯跟記者非常像,當大眾需要一個很不同的聲音、不同的觀點,大家便會想聽聽編輯想說什麼?媒體從業人員的力量要用在什麼地方呢?現況是媒體的第三方角色已經非常混搖了。我認為當影響力大時,不要譁眾取寵,要分得清楚主觀跟客觀。不能失去自己的主觀,不然會變得一點魅力都沒有;但一昧主觀,沒有客觀的眼睛來看待時,就沒有辦法形成正向影響力。

編輯是一個需要不斷平衡的角色,有時候我會請編輯去拍照,用不一樣的視角來處理視覺上的事,編輯是通才且需要多元訓練的。最後是「永遠都要親身體驗第一手消息」,不管是採訪或參加活動,得親力親為去認識每個人,這些累積會培養出一個很棒的編輯。

妳會如何解釋生活風格四個字?

現在很難談論什麼「個人風格」,全球化的關係,導致每個人穿的衣服、吃的食物同值性都很高,談論生活風格有點不著邊際。當什麼都很匱乏時,你擁有稀少的物件,比較容易形成所謂風格。正當什麼都不缺,還很容易找到替代方案時,真正缺乏的就是「有意義的事情」。

我反倒希望身邊的人可以更注重環保,我認為環保會變成全世界跟市場的需求,環保牽扯到每個人對社會、對地球的責任感,責任感。我們原本熟悉的生活方式會重新被定義,對許多事的標準也會越來越不一樣。

妳的 everyday object 是什麼呢?

我特別喜歡買戒指來當作紀念,可能我還尚存一點女性意識(笑),所以蠻喜歡隨身戴著戒指的。

另外杯子也是我的收藏品,像是今年七月去威尼斯旅遊時,我買了一個水晶杯,現在不管喝什麼都用它。我覺得每天都要吃喝,所以必須得拿最貴、最漂亮的器皿來使用,這樣每一天都會變得特別美好。我連吃泡麵都會裝進很貴的碗,並且注重擺盤,享受漂亮容器跟一頓飯所帶來的歡愉。器皿物件得去使用才能散發勞動的光彩。

有些人喜歡設計師品牌,但買來後總是束之高閣當貢品,但我認為「風格是要你使用了才會出來」,得親自體驗方能明白箇中滋味,不管好壞。若是你喜歡設計,就要對它投資,但不要只知道品牌或是設計師的名字,光知道這些,到最後你只是知識很多,但並沒有生活在其中。累積自己的態度跟喜好,一定要親自體會。

對 EO 五週年推出紙本的看法?

紙本比數位還要好的原因,是因為你很快就可以找到它,「紙本」隨時存在那裡、隨時可以拿起來看,並且在看到、產生互動的當下,記憶就產生了,跟實體互動的記憶點,是數位資訊永遠無法取代的。

我做過這麼多紙本雜誌,每一期剛出的《ppaper》熱騰騰到手時,對我來說都不只是一本新的《ppaper》,而是跟同事連夜截稿、奮戰的記憶,專訪某人時地點在哪,我的團隊誰說了什麼,畫面都歷歷在目。紙本在創造記憶上是很偉大的,所以你們在五週年推出紀念刊很棒,是一個充滿智慧的決定。

採訪後記

《ppaper》在 2004 年年底創刊,是台灣首本談論設計與創意的紙本雜誌,猶記 Ive 説:「因為台灣沒有這類型,用自己的語言視角來說話,又做得精彩好看的刊物。」然而從《ppaper》開始在便利商店現身,加上異於親人的價格,讓原本非在設計領域的社會大眾,可以輕鬆入手這個世界上有趣新鮮的設計資訊。

開始了解設計為何物、學著認識出色優秀且改變世界的設計師或品牌、發現原來光靠創意就可以讓所有人掏錢買單⋯⋯,太多新奇的觀念,讓我們像是被打開啟蒙開關,從翻開《ppaper》那刻起,關於設計、關於創意、關於美學,我們開始懂得認真欣賞了!這些都是當年《ppaper》擴寬你我視野,豐富日常的證據。

在 EVERTDAY OBJECT 推出第一本紙本雜誌的紀念刊物上,能夠專訪到《ppaper》發行人 Ive,真的讓團隊感到興奮又榮幸。在一個鐘頭深入淺出的談話中,時時感受 Ive 投注在經營紙本與撰寫文字裡的無限熱情,讓身為產製內容的我們深深備受鼓舞了。

拍攝這天,剛好是 ppaper shop 與原本辦公室翻修驗收的日子。經過數月整理,ppaper 多年來的創意基地有了全新樣貌,由包益民擔任設計,將兩層樓空間規劃為展覽、講座、快閃店等多工用途。
Ive 慷慨為我們帶來她珍藏多年、且不對外販售的《ppaper》,封面不上任何大標與其他文案,好的故事,就讓視覺來說話。

攝影|See Yu Chen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