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年代的 OLD BOYS – 聶永真 X 劉耕名 X Eric 談他們的學生歲月
請你跟我們一起回想,1990 年代,你大概是幾歲呢?
你記得那是一個什麼樣的時空嗎?EO想要藉由接下來數篇的「老男孩 OLD BOYS 專題」,喚起你心中封存已久的回憶。如果你是個不曾親身體驗過90’s的年輕讀者,也歡迎你跟我們的與談人一起進入那個最 pop 的年代。
這次 EO 特地邀請了平面/唱片設計師 聶永真(Aaron)、Bito 創意總監 / 導演 劉耕名 、EO 總編輯 邱維濤(Eric),三個在90年代長大的 OLD BOYS ,一起在訪談中找尋心中永遠不想長大的男孩,暢聊青少年階段的他們,心中的 1990 是什麼樣貌。20 年前的中學生著迷的東西,用現在眼光來看,可以發現哪些趣味?叱吒風雲的流行巨星是誰?購物都從哪裡下手、買哪些東西?有沒有什麼物件是永遠不退潮流的?許許多多的疑問一起揭曉吧!
Q:當年下課後你們都在做些什麼呢?
Aaron:我在唸高中,那時第一廣場是我最常流連的地方,其中一樓整層都是寫真工作室,是專門讓人拍藝術照留念的,我還記得價格並不便宜,半組 3600、一組 7200。因為店家都把作品會陳列出來,當時候的流行是明星柔焦,基本上當時卡帶唱片封面怎麼拍,寫真工作室就會有什麼樣的照片。我很喜歡在那走走逛逛消磨時間。
Eric:對啊,我記得台北西門町也有人在路邊拉客拍照的,有照的人還會洗出來送給同學,可能大家都想要當明星吧。
耕名:因為我的學校在板橋,所以同學下課都是去西門町,萬年跟獅子林是一定會去的,逛完之後會去國賓看場電影。吃魷魚羹跟烤玉米。
Eric:國賓當年是最紅的戲院,沒有之一。每當暑期大片上映時,人龍總會綿延公里之遙。現在好像還是台灣就單廳來說最大的戲院。我不時都還是會去那邊看電影,每當看到那個大螢幕,就會回想起中學的歲月。而且去西門國賓看電影一定要注意,它寫的開演時間,真的就是正片開始的時間,所有那些廣告片、預告片可能都會在前十分鐘開始放映。時常會因為這樣搞錯時間,但也很有趣,是相當老派的做法,因為當年真的就是這樣。
耕名: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 1993)當年在國賓上映時,場場外面還有人會賣黃牛票,價格會加上一百或直接變兩倍。
高中時還喜歡去 MTV,而且當然是要跟心儀的女生去啊。現在想起來還是會覺得有 MTV 那樣的約會行程很酷,現在好像都沒有類似的場所了。去西門町時也會逛唱片行,想買唱片就去中華路的「佳佳」,因為那時佳佳唱片最便宜,高中只懂追求 CP 值嘛。
Aaron:中南部紅的唱片行就是玫瑰唱片跟大眾唱片,基本上在熱鬧的地方,例如車站前都一定會有分店。
Eric:我在台北的北區長大、求學,生活都在士林,下課之後基本就是往士林夜市跑,士林夜市可以說是小西門町了。西門買得到的東西士林大部分也都有,那時也很流行在士林夜市穿耳洞,很多「男生」會偷偷去打洞,當年單耳戴耳環是很酷的事。逛唱片行的話除了佳佳唱片,我常去的就是元元唱片,有點類似西門「佳佳唱片」的士林版,我的青春歲月有一半的時間都是在那裡度過。
Q:逛唱片行的心情是什麼?
Eric:以前我們資訊比較少也流通得慢,很多美好的事情其實都是在逛實體店面時才發現的,「原來世界上有這樣東西?」「我之前竟然不知道。」那種怦然心動的感覺,絕對會比瀏覽到一個網頁更興奮。換句話說,你如果不去逛唱片行,你就沒機會接觸到一些最棒的音樂,如果不去逛唱片行,你的音樂品味得由哪裡累積呢?
耕名:有點像尋寶的感覺。我覺得那是一個氛圍,因為逛唱片行已經變成一個儀式了,逛的時候聽到店頭正在撥某首歌,心裡被觸動什麼的時候,下意識會決定「我要買這張!」
Q:三位都喜歡逛唱片行, 所以你們都喜歡音樂囉?
耕名:對啊,從高中到大學這段時間,華語音樂真的影響我很多。90 末是台灣樂壇大爆發的時期,我印象很深。在這之前都沒有天王天后,但 90 末時我聽了第一張陶喆同名專輯、還有張震嶽的秘密基地,過兩年 Amei 跟五月天出來,我都記得這些年份,表示那時候真的被音樂震撼到了。還記得聽到陶喆的歌時,心想「有這種R&B音樂,哇沒聽過!」張震嶽的很多直白不造作的歌詞,也都非常衝擊年輕的我。
Aaron:秘密基地那張專輯到現在都很好聽。
耕名:那時後的專輯,是每一首從頭到尾都很熟,90 末端是華語流行音樂產業百花齊放的時候,台港都一樣。
Eric:我覺得樂壇上現在最紅的還是這些人,這樣說來我們很幸運,華語樂壇最紅也紅最久的,是我們這年代誕生的巨星。
Aaron:我覺得 90 音樂本質很棒,現在則是製作非常精良。90 真的比較容易會有很好的歌,傳唱度很高,直到現在這一代的年輕人都還在聽那時的流行樂。在那時唱片銷量跟一個藝人紅不紅很有關係,唱片公司的企劃力也相當強,知道怎麼包裝藝人,知道怎麼做專輯,知道怎麼讓台灣藝人的音樂被整個華語圈聽見,所以才會超越香港。
Q:高中生那時特別的潮流趨勢是什麼呢?
耕名:那時同學們會去西門町訂做制服,要把制服褲做的窄窄的。而時髦高中生的配備就是人手一支 Swatch 手錶。
Eric:過半的人都會戴 Swatch,或是男生會選 Casio 的 G Shock,女生則會帶 Baby G,情侶錶的概念。G Shock 這支錶可以說是很經典的外型。到現在都沒什麼改變,現在的人還是會戴,然後款式幾乎一模一樣。這應該就是經典的定義吧。
Aaron:而且剛升高中跟高三畢業那年時,流行的制服款式已經很不一樣了,高中流行走超快。高一流行窄管褲,高三全校流行水穿飄飄的水洗絲。
耕名:高中生男生幾乎都很愛打籃球,明星球員就是Jordan,幾乎全校都是公牛隊球迷。像我今天帶了以前搜集的所有簡報。因為以前沒錢,買不起球員卡,所以只好剪報紙來替代。這張是民國 82 年 6 月的,大概是1993年,公牛對上太陽隊。那時「民生報」的頭版居然是籃球,現在很少報紙會在頭版放體育新聞了。
Q:高中喜歡哪些穿搭單品?
Aaron:便服也是從高一到高三一直在變。厚的棉 T(Hoodie)和直筒褲。高中畢業已經流行喇叭褲跟緊身衣,還會把長袖穿在短袖裡面。
Eric:以高中生來說,90 年代很流行格子襯衫,也影響到我現在很愛買格子襯衫,只是剪裁、材質會變得比較 fit。當年衣服的版型挺驚人的,現在拿出來穿,有些格子襯衫會看起來很像睡衣。
Eric:90 年代的 cut 跟現在真的差很多,現在回去看會發現大家衣服都超不合身的,你去看看當年最紅的「飛越比佛利 Beverly Hills 90210」就知道我在說什麼。
耕名:那時候沒有所謂 fit 的衣服,你能買到的好像就是寬寬的,不會修飾身材的那些。因為打籃球的關係,我會存錢去買球鞋,把籃球鞋穿到底都磨爛了,氣墊都穿洞了,我是激烈使用者。衣服的話,因為高中時的我有親戚住在美國,不時會收到 GAP 的衣服,GAP 在當時是很潮的。上了大學之去天母七段買剪標,再去逛一下早已歇業的七段誠品,沾一下藝文氣息。
Aaron:當然我們現在跟高中比,有收入了,買的東西也越來越多,知道越來越多牌子,不過現在則是很理性地買東西。
Q:Aaron 是什麼時候開始,穿衣風格變比較簡單的呢?
Aaron:我大概是讀研究所時,工作開始忙起來比較沒有時間去照顧外表,所以開始購買一些簡單的東西。
但是我要強調,雖然外型簡單、看起來相像,但其實都還是不一樣的衣服喔!
Q:那時候有流行的 icon 嗎?
Aaron:會有喜歡的男偶像,但不會崇拜他們。可能那時候的男偶像不會被包裝成穿衣範本,搜尋穿搭靈感要靠別的方式來獲得。不過王菲在當時,是男生女生都會追隨的明星。我記得電影重慶森林出來時,王菲開始剪平頭,突然很多女生都變成平頭了。
耕名:重慶森林是我們大學的事了,高中不懂打扮,我是一個只喜歡打球的臭男生。我們班那時很流行香港明星,大家會看港片「金枝玉葉」、「新不了情」。因為原聲帶很好聽,大家就會去學粵語歌,但其實都不懂歌詞的意思。四大天王也會有各自擁護的粉絲。(Aaron 喜歡黎明喔~)
Q:網路不普及時,還有什麼管道可以獲得資訊呢?
耕名:高中生可以做的休閒活動很少,除了聽音樂外,有閒錢的話會看電影,而且獲得資訊的方法很少,幾乎得從這些娛樂雜誌中得來。
Aaron:雜誌的話大概是「青春快遞」跟「Men’s non-no」。
Eric:男生班很愛看 Men’s non-no,而且不知為什麼那時班上就是會有一本,就是同學會買來造福大家,上課時總是在桌子底下熱烈地傳遞閱讀。
耕名:啊,還有少年快報,35 元一小本,連載的漫畫。
Eric:我記得以前我家附近有錄影帶店,店家會出租某人錄下的國外的電視節目,有趣的是,會連中間的電視廣告都會一起錄下來,而那些廣告反而是我最愛看的。那時候對國外流行的概念都從那裡來的(例如看志村大爆笑的時候,就可以看很多很棒的日本 CF)。
耕名:我高中喜歡 X 檔案,也會錄下來再一直看。
Aaron:那時我喜歡看 MTV、Channel V,純粹喜歡看 MV 輪流播放,電視開著就順順撥下去。Channel V 當時 DJ 還是吳大維、徐曉晰、李蒨蓉這些人。而且我覺得 90 是一個很好看的年代,所謂很好看是指「那個年代,出現在你面前的影像很好看」,不論是電影、唱片。身在 2018年的我們,回去對比 90,會發現現在的資訊影像都是很碎、很稀釋的。雖然很多東西還是很好很精彩,但是 90 的影像存在感是更強烈的。
Q:網路對你們的影響?
耕名:90 到 99 年間變化超大,我們高中是 95 後,Internet 在 96 年一刀切下去,世界就不一樣了。
Eric:高中用磁碟片,那時候的網路也很慢,28k 或 56k 的撥接網路,瀏覽器還是 Netscape,之後才變成 IE。Mac 還只是大家刻板印象中,設計才會用的電腦。
耕名:電玩大概都是打封閉式、單機版的,像仙劍奇俠傳、吞食天地,放學第一件事就是去電動玩具店打電動。
Eric:我的興趣剛好介在耕名跟永真之間,籃球、棒球我都有在打,但同時也很愛打扮自己。那時可以玩的東西真的很多很豐富,也玩得很開心,說不定比現在還豐富。以前東西比較實體,可以逛、可以碰。科技進步都把每種東西的功能濃縮在手機裡了,像以前還可以買隨身聽或相機、雜誌、唱片,但現在手機幾乎可以做到任何事。以「購物」來說的話,喜歡買東西的人活在 90 年代說不定比較開心。
耕名:你們以前有拍底片機吧,同學們一起出去玩之後,大家一起勾底片。
Aaron:看要洗幾張,就會畫一個正字標記。
耕名:採訪前,我在整理這次需要的東西,我突然有感而發因為手機的便利,大家變得不太珍惜回憶,手機喀嚓拍下紀錄,但那就只是記錄而已,下次打開這張相片都不知道什麼時候。上傳 instagram 大家就覺得是回憶了, 但那跟翻相簿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Aaron:那是洗幾張照片都要斤斤計較的年代,回憶顯得無價且珍貴,你會很enjoy以前的感覺嗎?
耕名:當然啊!我爸媽在我小時候有為我製作一本屬於我的相簿,裡面也有後來我自己加進去的照片。翻到那相本,就很慶幸我有做這件事情。
Aaron:我還蠻不念舊的,所以其實我很 enjoy 現在,我反倒覺得以前很麻煩,我也不太回憶過去的事,老東西都隨便丟。昨天在找照片時,我也不會感嘆為何東西消失了,我算是很活在當下。
耕名:我超念舊的,現在都隨身攜帶一台底片機,像現在這種 special moment 我就喜歡拍一張。這是我的 CONTAX T2,1992 年的相機。我是很懷念類比時代的人。90 對我們來說有趣的,網路改變全體人類的生活,我們正好經歷那時候,當所有東西從類比變成數位。我選擇懷舊,永真喜歡現在的方便。像我的工作室東西老件小物就很多,但永真工作室就是極簡,跟我是兩個極端。
Q:90 喜歡的事物,有影響到現在的職業嗎?
Aaron:我有,因為那時候我很喜歡看電視音樂頻道,崇拜那些流行文化,我國高中時就立志一定要來台北讀書,因為到台北才有機會接觸這些東西。我上台北時讀過兩年北科大,
耕名:我的年代是完全 movie image 的年代,小時候完全活在電玩卡通之中,基本上算是電視兒童。那時美國文化開始入侵,在我們那年代隨處可見。後來我去美國,從事這一行,也是受當初影響。
Eric:我的話,因為從小喜歡蒐集別人沒有的東西,但在我生長的90年代最缺乏的就是這樣的資訊。因此現在經營 daily 的線上媒體,就喜歡跟讀者介紹一些獨特少見的好物,我想要提供這樣的管道,如果你想買好東西,又不想跟其他人撞衫重複的話,可以來看看我們。有點類似當年自己從看 boot leg 錄影帶、看外國廣告、再想辦法弄到那些東西而養來的習慣。
Aaron:EO 真的是萬惡的敗家淵藪,不要隨便看(笑)。
耕名:現在很難買到別人沒有的東西了,這也是為什麼這年紀我喜歡收集古董,因為 one of a kind,古董是獨一無二的,不是有錢就買得到,靠的是緣分與眼光。
Q:關於購物,現在有什麼東西對你們而言算是奢侈品嗎?
Eric:用不到還買的東西就算是奢侈品吧。我真的很愛鞋子,我的鞋子數量真的可以穿到我說再見的那天。自己愛買之外,在工作上也會獲得 PR 的鞋子,但是如果喜歡,我還是會去買不同顏色的收藏起來,已經穿不完還是一直買。
耕名:蒐集的話,我幾乎是這裡面第一名。我所有東西都是生活中不需要用到的,但是這些寶物可以用在我的工作中,美術拍片拿來當道具。當我蒐集出興趣之後,拍下一支不同主題的片,就開始收集別的東西。像我最近在做兒童相關的case,就發現一個全新市場,以前根本不會去看兒童的東西,但現在開始慢慢研究了。我會因為購買物品而去研究,再獲得某一方面的知識。
Eric:以前比較多那種「只有你有」的狀況,或許透過水貨買到,也可能透過親戚或是朋友去國外買,很容易顯示自己的獨特性,如果你夠認真。現在則是不管什麼都很容易購得,好品味的選物店越來越多,國外只要一有好東西,就會進口來台灣。很幸福,也很不幸福,因為好東西都買得到,但就是很難彰顯個人特色。
耕名:所以我才很迷古董, vintage 就是現在的 unique。
你的 90 是什麼樣子呢?
讀完這篇文章,有眼尖的讀者發現我們特地把這次採訪約在懷舊的「雙聖餐廳」嗎?暈黃的燈光好適合大聊往事啊,是否也勾起你學生時期在此大口吃著香蕉船的回憶呢?接下來「OLD BOYS 系列」還有其他精彩的對談企劃,請讀者敬請期待!
場地協力|雙聖民生店
攝影|Shin Yu Chen(EVERYDAY OB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