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訪 ] 「一個即興決定造就冒險的開始」與挪威風格民宿 Trevarefabrikken 共同創辦人 Martin Hjelle 聊不止於住宿的體驗
生命中的許多改變,往往就在一念之間瞬間展開。四位來自於挪威卑爾根(Bergen)的年輕人以一個隨性的決定,用積蓄買下挪威廢棄工廠,遂改建成集住宿、瑜珈、音樂會、海洋桑拿與藝術為一的風格民宿— 挪威 Trevarefabrikken。這次我們就與 Trevarefabrikken 創辦人之一 Martin Hjelle 漫談風格民宿背後樂此不疲的體驗,以及心中夢寐以求的居所。
「最壞的情況下,也會是一場奇妙的冒險」
隨著時間的推移,十年過去,Trevarefabrikken 風格民宿從僅夏季營運到如今幾乎全年運行,一切也是並不容易。接下來,就讓 Martin 向我們娓娓道來,他們如何心無旁騖地完成腦海裡的畫面;即使失敗也能坦然接受,就放手一搏。
EO:請問你們當初為什麼決定買下位於羅弗敦群島中小漁村亨寧斯韋爾( Henningsvær ) 的廢棄工廠?這個決定背後是否有特別的故事?
Martin:買下 Trevarefabrikken 是一個極為迅速的決定。2014 年,我與 Andreas,以及另一對兄弟 Mats 和 Andreas,在羅弗敦群島度假攀岩時,被亨寧斯韋爾的景色深深吸引著。當時,一位當地新朋友指著這座正在待售的廢棄工廠,而我們站在能俯瞰漁村與工廠的地方,卻感受到一種強烈的連結。於是,我們萌生將這裡打造成結合藝術、文化與社區的場所的念頭。幾天後,我們便用所有積蓄購下這棟建築。或許,這看似衝動的決定,但我們心想,最壞的情況下,也會是一場奇妙的冒險。
最初幾年,我們夏天才居住於亨寧斯韋爾,後來直到 2016 年底就正式搬到這裡。如今十年過去,我們不得不承認,當時的年輕和無畏是成功的關鍵,讓我們無視了許多如今可能會再三斟酌的風險。然而,正正因為這場「即興決定」(spur-of-the-moment),才造就 Trevarefabrikken 故事的誕生,化成一份祝福,開啟一段充滿意義的旅程。
EO:請你介紹一下創始團隊以及團隊如何組成?你們是如何走到一起並開始這項計畫的?
Martin:我們的創始團隊來自卑爾根(Bergen),由兩對兄弟組成。我過去曾是醫生和侍酒師,而 Andreas Hjelle 是地質學家兼侍酒師,還有從事工程師與財務專業的 Mats 以及工程師與木工的 Andreas Alfsen。儘管,我們與亨寧斯韋爾沒有任何血緣關係,如今卻已把這裡視為自己的家。
雖然我和 Andreas Alfsen 曾經做過咖啡師、酒保和服務員,但我們四個人對旅宿業完全沒有經驗,創業過程並不容易。現在,我們的團隊已有約 10 名全職員工和 30 名季節性員工,他們因熱愛社區、自然與文化而聚集一起,並憑藉各自的專業背景,將 Trevarefabrikken 化為現實。
EO:Trevarefabrikken 的轉型過程中,建築設計是如何保持舊工廠的歷史元素,並融入現代設計?
Martin:我們希望空間保留工業之魅力,因此在改造 Trevarefabrikken 時,刻意保留不少原工廠的特色。許多歷史元素也被完整保存,例如,走廊內展示原木工車間的機械。舊煙囪的磚頭被重新運用於酒店客房,甚至以煙囪磚砌成木火烤爐。乍看之下,民宿的混凝土結構有著強烈的粗獷工業感,搭配著當地木材和手工的設計元素,營造出堅固結構中溫馨的氛圍,巧妙地在新與舊之間找到平衡。
EO:在經過持續的翻新和改進,你對 Trevarefabrikken 哪個部分最為滿意?(例如空間、服務、餐飲或活動)
Martin:絕對是 Trevarefabrikken 的公共空間。那裡的咖啡廳、海景桑拿房、瑜伽工作室和木火烤爐已成為 Trevarefabrikken 的主要體驗,吸引不少當地人和遊客。這空間不僅提供文化交流與放鬆的氛圍,還成功建立可持續運營的模式,實現 Trevarefabrikken 幾乎全年運營的目標。
一年四季皆宜的願景不遠矣
舉目所及,Trevarefabrikken有著混凝土牆,穿過木製百葉窗,俯瞰羅弗敦群島的景色。Martin表示,最嚮往莫過於,當客人一進來即感受到這片土地的真實魅力。Trevarefabrikken令人著迷之處或許不僅是建築物本身,還有這裡承載的歷史、文化和連結。
EO:請問在 Trevarefabrikken 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如音樂會、瑜伽和健行的靈感是來自什麼?
Martin:我們希望 Trevarefabrikken 成為藝術、自然和社區的匯聚地,因此,每當這裡舉辦音樂會、瑜伽、登山等活動時,便完美地呈現出我們中心的畫面,將羅弗敦群島的自然美和創意精神讓更多人認識。 在這裡,訪客不單單是來住宿,更能享受難忘且放鬆的體驗。
EO:自 2014 年創立 Trevarefabrikken 以來,你認為民宿遇到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Martin:我認為將這座老舊的木工與魚肝油工廠轉型為一個跨文化的聚會場所,是一項充滿挑戰的事情。這個過程不僅需要大量勞力、資金的支持,更需要在保留建築歷史原貌與融入現代設計之間找到平衡。
早期,Trevarefabrikken 僅在夏季營運,而季節收入則用於秋冬的翻新工程。疫情更是進一步帶來延誤,推遲全年營運的計劃。幸運的是,在社區的支持下,我們的團隊不斷調整服務並堅守初心,終於在 2022 年成功實現全年營運的目標。
我們期盼在亨寧斯韋爾帶來步履不停的文化體驗,讓這裡成為一年四季皆宜的好去處以及理想居所。
遠不止於酒店住宿的體驗
倘若花一天時間待在 Trevarefabrikken 裡,我們能參加滑雪導覽行程、瑜伽課程、享用當地食材製作的晚餐、欣賞現場音樂表演、從九月到四月還有極光的觀賞等等⋯⋯ 這裡所帶來的體驗早已遠超過住宿而已,感覺更是置身於社區裡面。
EO:你認為理想的酒店需要具備哪些關鍵元素?
Martin:很難回答,我們從來沒有以傳統酒店的方式來經營 Trevarefabrikken。我認為理想的酒店應該帶給人一種歸屬感、舒適感和真實感,讓客人留下難忘的回憶。
對 Trevarefabrikken 而言,這意味著尊重建築的工業歷史,營造溫暖的社區氛圍,並提供能反映當地文化的個性化服務。可持續性、對細節的專注,以及為客人帶來有意義的體驗,都是關鍵元素。這樣的設計讓整體體驗更像是回到家,而不是住在傳統酒店的感受。
EO:你能分享 Trevarefabrikken 的未來計畫嗎?目前是否有正在籌備的新活動?
Martin:Trevarefabrikken 是一個充滿活力且不斷改革的空間。展望未來,團隊期待豐富的內容,現場還有一整層樓等待著蛻變。我們未來的計畫將擴展成全年活動,啟動更多跨界合作,並推出結合藝術、文化與自然的靜修體驗。
我們希望 Trevarefabrikken 繼續成為一個藝術、文化與人們能夠以有意義方式互動的空間。在探索新的可能性同時,堅守初心,致力於在這個獨特的地方深耕社區的連結與共鳴。
EO:最後,你能分享幾個在 Trevarefabrikken 附近必訪的景點嗎?
Martin:當然可以,
- Festvågtinden(山岳健行)
- Glomtinden(山岳健行)
- Engelskmannsbrygga(陶瓷與玻璃工作坊)
- Galleri Lofoten(藝術畫廊)
- KaviarFactory(藝術畫廊)
Trevarefabrikken Instagram
Trevarefabrikken Facebook
–
照片|Trevarefabrikken 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