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 to Travel – 乘著 SUZUKI IGNIS 都會輕旅,打造我的城市地圖

車與建築,看似不相關的兩者,卻存在著息息相關的態度與細節,建立在安全的基準點上,使風格得出更多可能性,也成為一種人們實踐生活軌跡的語彙。如果生活是美學的集大成,那麼建築與車便是人們「如何生活」的體現,從最初的庇護功能,演變為文化象徵,設計師透過不斷解構、突破框架,將紙上的草圖化為實體、成型。

總有些時刻,會讓你愛上生活中拾起的風景,捨棄過往的一百零一種路線,這回我們邀請到花藝師阿戴演繹 SUZUKI IGNIS 的高度機能。現在,一同轉動鑰匙、發動引擎,循著建築脈絡,建構出不一樣的城市旅行地圖吧!

First Stop 台北市立美術館

第一站我們來到了台北市立美術館(以下以北美館代稱),身為台北代表之一的北美館,是由建築師高而潘統籌設計,取自中國四合院的概念,以「井」字型的方式讓結構作堆疊,時而突出的白色方形構造,蘊含著生命無限延展的意義,也成功地讓藝文場域展現內外兼具的特質。

正如同 SUZUKI IGNIS 雖然車體小巧,卻將美的元素以精湛工藝呈現,車身線條之俐落,將強勁力道與內斂日系美學融合得毫無違和。

城市間建築物林立,開車在小巷中還得小心翼翼刮傷車輛,找停車位更是得耗費大半時間,為了解決這樣的煩惱,SUZUKI IGNIS 首推的特點便是車體不大,全長不到四公尺的車身,讓駕駛者可以更自在地穿梭在街道巷弄間。

逛覽一圈北美館後,我們再度啟程,開上新生高架橋,前往同樣位於台北市士林區的台灣戲曲中心,路途雖不遙遠,但 SUZUKI IGNIS 調節駕駛視野高度的設計,讓阿戴在一般道路與高架橋之間移動自如。

Second Stop 台灣戲曲中心

戲曲中心由建築師姚仁喜操刀,將「與自然共生」的建築美學融入其中,兩棟依傍的建築則演繹著京劇中常見的表演手法 – 一桌二椅;醒目的彩色條柱鑲嵌在外牆上,代表著藝術的多元與靈活,讓前來的人們與戲曲中心即有第一時間的視覺連結;就像鑲嵌在 SUZUKI IGNIS 頭燈與後照鏡的紅色區塊,展現低調時髦的嶄新風格,讓你第一眼就看見它的與眾不同。

Third Stop 十三行博物館

出走,是為了讓生活實踐更多可能,飽覽北美館與戲曲中心之美後,我們驅車前往八里的十三行博物館,透過建築發掘先民渡海來臺與文化的故事。建築師孫德鴻藉由三種不同的建築型態,打造有如考古學家發掘出的寶庫,其中傾斜不正的八角塔則有著考古現場無法重現的隱喻。

保留過去,創造未來,SUZUKI 在新一代 IGNIS 車款上,將掀背設計與 SUV 車型融合,並在側窗後方加上三條鈑件刻痕,作為後窗線條的延續,也象徵著創意的展現,有時便是透過細節牽引而出。

除了頭燈,內裝的部分同樣以「紅色色塊」作為點綴,巧妙地讓車門把手與中央控制配色區塊成為目光停留的焦點。

雖說 SUZUKI IGNIS 車體小巧,但絕對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代表,後座與車廂的收納方式靈活多變,後座採分離式座位,使空間容量更加彈性、寬敞。

Last Stop 烏來立體停車場

輕踩著油門,逐漸駛離高樓大廈的群落,抵達最後一站:烏來之前,必須先經過無數個蜿蜒道路,為了使駕駛人行車時更安心,SUZUKI IGNIS 搭載雙色 LED 尾燈與後側霧燈,即使在濃霧或豪雨等視線不良的情況下,仍可清楚告知後方車輛自車位置,保持安全距離。

除了秀麗的自然景觀外,新建的烏來立體停車場彷彿也成了人們來到這裡的目的之一,這座隱於山間的停車場由 Q-LAB 建築事務所打造,靈感取自烏來山景的峰陵線,為當地建構友善的觀光環境,同時也是台灣第一棟完整利用電腦數位方式加工而成的建築物。

搖下車窗,欣賞立體停車場圓潤的弧形外觀,為今日的城市探索做出總結,也許面對生活,我們必須做很多選擇,但 SUZUKI IGNIS 卻讓我們有了「不妥協」的理由,乘著輕盈小巧的它,令這趟難得的建築巡禮顯得更加難忘,也從車體與建築之間的連結,讓我們開始留意更多日常生活中的細節,將美感的涵養堆砌後內化。

SPONSORED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