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g. 展覽《招牌:》以社會為文本解構「招牌」,再定義美學價值觀
歷時一年多籌備,由沿岸制作於2023年發起的品牌「p.n.g.」將帶來首檔企劃展覽《招牌:》(SIGN: Promotional Narrative Guidance),透過重新定義「招牌」於社會中的角色,以不同面向角度深入探究,逐一拆解招牌在社會長期累積的文化意涵。本次展覽《招牌:》將於 2025 年 3 月 22 日至 3 月 30 日於 PPP 時尚藝文空間展出。
「招牌(Signboard)」作為p.n.g.的第一個議題,既是單一量體代表標示(Sign)意義,又是一種群體代表不同世代(Generations)。招牌被視為實踐「展現自我、吸引他人」的媒介,與社會上的眾多思想、價值觀相互影響,隨著時間逐漸成為一種有形的文化脈絡與社會縮影。它不只是「一個招牌/一群招牌」,更是連結社會、表述社會的重要符號語彙,本展《招牌:》欲從議題的根本「什麼是招牌?」展開,透過展覽的四個子題切向——「Promotional」、「Narrative」、「Guidance」、「Aesthetic Iteration」,揭示著「招牌作為一種審美價值觀的映照」。
Promotional/招牌象徵不斷傳達我是誰
招牌,作為回應「我是誰」的推廣手法,長久以來不斷試圖透過呈現方式(招牌材質、量體、顏色、名稱)對外展示並陳述自己是誰,經由哲學性的探討與思辨,可以有趣地發現,招牌過往的形式之所以如此呈現,緊密扣連著「想要昭告世界我是誰並彰顯自己」的核心價值。歷經時代更迭而傳播方式不斷改變,招牌從被動轉為複雜且主動的樣態,也因此賦予其相對不同的意涵。此次議題研究中,得以發現招牌的形式與概念逐漸萌芽,建構在「商業活動」的形塑之下,我們試圖回溯著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招牌」,透過勾勒出招牌的「前世今生」,描繪招牌在社會中的文化表現,其符號如何建立出共通語言,表述招牌背後的目的並與大眾產生連結。
展覽第一區「Promotional」,陳述著招牌被視為一種外顯的店家名片,既可以等於品牌本身,更可以透過招牌形體的表現設定,形成一種對外的溝通語言,與社會普遍價值觀進行連結。當招牌在回應「我是誰」的同時,它所指涉的形象本身,也試圖透過各種大聲喧嘩的方式,在社會群體中強調個性、突顯自我。展區藉由三部不同敘事角度的影片:〈台灣招牌的現況〉、〈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招牌?〉、〈我們怎麼認知現在的招牌?〉」詮釋大眾、招牌廣告店家、以及普遍現況的視角論述,提供觀眾不同觀點論述的可能,試圖回應「臺灣招牌從何而來?」。
Narrative /招牌進行式
當我們追溯臺灣招牌演變的歷程,透過社會現象的田調與剖析時,「我們如今累積的街景樣貌,其中構成的招牌,各自代表著當時代的審美價值觀。」這樣的概念油然而生。展覽第二區「Narrative」,展示著「手繪招牌」、「霓虹燈」、「發光招牌」、「動態招牌」各別呈現的形體,與當下所形構出來的「字體」與「顏色」不同,代表著每個時代反映的價值觀論述,而這些梳理過後的審美結果,完整地融合成我們現今看見的城市街景。《招牌聚落》藝術裝置,乘載我們對於「招牌即為一城市聚落」的想法。聚落(settlement),象徵著人們聚集所形成的所在地,而招牌則是人類社會活動所演進與推動的,我們現今所見的街景,充斥著各種不同的招牌個體,聚集所形成的城市是一個龐大、歷史悠久的聚落,附載著數百年來的人類活動、思考的痕跡。
招牌聚集所形成的城市街景,也正恰好回應著社會、群體與個人之間的交互關係。p.n.g.透過招牌的轉變歷程與系統性的歸類、勘查,釐清不同招牌樣式所產生的緣由與時代背景長遠的影響,於此「臺灣招牌年表」則作為計畫中舉足重要的內容之一,透過相互對照的臺灣/國際歷
史與招牌時代演變,成為了每個時間段的連續關係,同時也有著不同程度的斷層存在,臺灣招牌年表作為探究臺灣招牌的一種途徑,提供一個更宏觀、全面的視角使我們建構起招牌與臺灣審美價值觀的年代地層。
Guidance/這是招牌嗎?
展覽第三區「Guidance」,以招牌其中一項意義——指引(Guidance),作為城市中的指引標示,作為店家被大眾認知的載體。然而梳理招牌的歷史脈絡中發現,招牌作為一種城市中的符號象徵,它原始所代表的符徵與形式,在歷經時代變革後逐漸弱化,取而代之的是,當面對社會狀態與科學技術的更替後,延伸變化出的全新樣貌——包括:招牌呈現形式、使用語彙、被認知的意涵,這類型的招牌超越傳統招牌的純指引性功能,轉以另一種意涵的指引為訴求,成ㄊ城市空間或個人經驗的一部分。〈聲音招牌〉則代表著這樣的轉變,以聲音作為招牌符號,透過聲音的震動與傳播,將聲音招牌具象化,那些習以為常的聲音招牌存在於我們的之間,建構起我們對於這些商家的想像與認知。
Aesthetic Iteration/招牌是隨處可見的時代縮影
社會中任何的審美判斷都其來有自。審美過程所形成的品味判斷,是立基於什麼樣的條件上?展覽第四區「Aesthetic Iteration」,透過提問「觀看招牌時所形成的評斷,其背後建構起來複雜、多元、難以分辨的『價值觀體系』是什麼?」展開,以社會學、哲學的論點切入,為一個龐大的疑問提出不同觀點,釐清我們如今所形塑的審美架構與認知從何而來。城市街景更代表著不同時代的緊密交錯,透過招牌的內容,恰如其分地表達當下時代的脈絡與城市語言,仿佛招牌即是一龐大的岩石地層,以時間序列的方式,縝密地將美學價值觀逐一疊加,成為一種濃縮的美學價值觀。〈街道地層〉全新藝術裝置,即是源於此概念下產生,透過將「地層柱」的概念延伸為審美價值觀的迭代,將「招牌」視為表達當下社會現況的媒介,以各種招牌材質為地層的視覺語彙,剖析招牌地層柱的過程,如同揭示著臺灣招牌歷史的演進,以及社會價值觀、審美觀的累積。
我們都穿上別人以成為自己
在資本主義與商業模式橫行的社會下,人們其實在無形之中透過選擇購買的商品,來逐漸塑造自己成為某種形象。而這些選擇累積起來,形成個人在社會中的定位與認同。「我們穿上別人以成為自己」,這句話闡述著一種弔詭的矛盾現象——在追求獨特性的過程中,是透過選擇與組合既有的社會符號來建構自我。每一件我們選擇穿上的衣服、每一個我們造訪的空間,都是他人創造出來的符號,而我們得以在「他者的創造」中,編織出屬於自己的獨特敘事。這樣矛盾的認知過程,實際上是現代身份建構的特質,在既有的符號系統中,通過選擇與重組,實現自我的表達與認同。
「我們穿上別人以成為自己」不僅代表著個人身份建構的複雜性,更是社會架構樣貌的形塑,也因這樣有趣的相互關係,從而使現代人的身份認同得以持續形成與演化。為了表達這樣的矛盾關係,p.n.g.特別邀請不受定義、不被侷限的藝術家陳青琳作為概念詮釋者,透過繪畫的方式,近一步轉譯「我們穿上別人以成為自己」的概念,將街道上的招牌融入「自己」,呈現著所謂的成為自己,在陳青琳充滿奔放、自由的創作中,我們看見招牌符號融匯社會之中的意象,也在觀看招牌的同時,望見自己。p.n.g.透過招牌勾勒並解讀社會體系、文化背景下構成的美感論述,梳理出招牌作為一種表述有關價值觀、品味與文化的媒介,藉以清晰地呈現著我們如今的生活樣貌。
「嚴肅的議題,有趣的說!」,《招牌:》展覽走入大眾視野
《招牌:》作為p.n.g.的首檔展覽,希冀從自身關注的議題開始,研究梳理而後簡化成大眾可以消化的內容,也期待在未來能夠與更多專業的研究單位合作,一起使關注的議題被看見。共同策展人陳彥安表示:「議題討論應該要能夠是好玩的,讓資訊爆炸的現在能夠以一個有趣的方式走進大眾的視野中,透過社群、線下活動以及商品來吸引更多人參與討論議題的脈絡,試著去攪動大眾對於議題的認知。」,同時,共同策展人張柏韋也表示:「最一開始的時候,我們也正在做一個叫做「p.n.g.」的招牌,為了完善它,我們也思考了很多要如何表述,如何理解?招牌本身長期產生的社會議題,關於街景、美醜的爭議也非常吸引我們,於是我們把招牌議題,作為p.n.g.的第一塊招牌!」
【p.n.g. 介紹】
p.n.g. 為沿岸制作發起之品牌,希冀作為反射生活價值概念的萬花筒,以社會學研究為本的設計品牌,透過對於生態、社會文化、歷史、政治、科技與哲學議題的關注,加以解構與設計轉譯,挑戰人們認知當今社會的想像。p.n.g. 聚焦三大主軸——「議題探討、概念精煉、價值再定義」,擷取社會中源源不絕的養分,提煉其中人文精髓,成像為各種可能性,並以此作為媒介,驅動創造力與思考並行,重新勾勒當代社會。
沿岸制作 負責人/創意總監
工業設計背景的雜食系創作者,曾任2020基隆潮藝術與2023太巴塱文物館策展人,畢業於荷蘭恩荷芬設計學院社會設計碩士班。2020自歐洲回臺後成立沿岸制作,以設計、影像、策展為手法將田調與研究資料轉譯為溝通工具,進而與大眾互動。同步經營OF Tattoo與A Maker and his Diary,持續以創作者的角度在日常中發現與轉譯。
張柏韋|美感細胞教科書再造計畫 共同創辦人
畢業於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創辦了台灣第一家訂閱式週花服務「一隅有花」,同時也是美感細胞_教科書再造計畫創辦人,希望改造人人手中的教科書設計,經營「Preconception」、「Before Midnight」Podcast。希望透過對社會文化、哲學領域的研究找尋社會中更多元的可能性。
【展覽資訊】
《招牌:》SIGN: Promotional Narrative Guidance
展覽日期|2025年03月21日(六)~2025年03月30日(日)
展覽時間|週一至週日 10:00-19:00
展覽地點|PPP時尚藝文空間(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26巷2號1樓)
參觀資訊|免費參觀
Instagram
官方網頁
展覽座談|招牌作為美學價值觀的迭代
日期|2025/03/23(日)
時間|14:00-16:00
地點|PPP時尚藝文空間
專家導覽
日期|2025/03/29(六)
時間|15:00-16:00
地點|PPP時尚藝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