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美好創作始於 “茶與生活” – 法國藝術家 Johanna Tagada Hoffbeck

「對所有人來說,今年要能相遇,比起以往多了許多挑戰性。」

世界正歷經改變,然而看向另一面,生活因為節奏趨緩而得以重新思考與安排,對於法國藝術家 Johanna Tagada Hoffbeck 也是。由於疫情她回到了家鄉,一個法國東北的村莊 Alsace,在那個從出生到離家住了 18 年的家,藝術家度過了數個月有如靜止的生活,得以有更多時間與家人相處,也有了更多創作的機會。於此同時,由其所擅長的方式,Johanna 將暖意與親切氣息以各式手法傳遞至台北,創造了屬於 2020 的見面方式——Meeting 相遇,就發生在朋丁。此次 EO 藉由遠端專訪,讓我們一同認識藝術家的創作脈絡,同時瞭解生活延伸於創作之中的美好是什麼模樣。

總能感受土地溫度的創作,始於老家的花園

將日常的物件與景象化為一個個引人入勝的作品,Johanna 不只是位畫家,從攝影、雕塑、刺繡、寫作到出版作業都是她與世界交流的方式。由於生長在一個經歷世代傳承的園藝家庭,她與植物們的相處即佔了大部分的童年,因此其畫作中時常以花草為主體,粉嫩的色調結合或拼貼或縫製的手法,作品裡外皆充斥著淡雅氣息。

藝術作品作為藝術家的生活延伸,Johanna 再日常不過的作息都是創作的養分,「我珍惜每一天,我的每日日程包含烹飪、家裡花園的作物收成、跪在泥地裡拍攝小花或者單純聽著喜歡的音樂。」把握生活中的靜謐時刻,Johanna 甚至把拉筋與坐在椅子上放空的時間也安排進了一天之中,她提到,這些活動有如祈禱般,讓自己能夠緩下來、感謝生活,而到了晚上便進入創作時間,從繪畫、雕塑、園藝到寫作,沒有限制地讓想法藉由雙手得到實現。

除了創作,還有對「茶」的著迷

在 Johanna 與祖父母的回憶中,薄荷涼茶(Tisane)佔據了大半,一部分是自家傳統、一部分是家鄉特色,茶葉自種植、曬乾到保存飲用皆由 Johanna 的祖父母一手包辦,於是,家中桌上的一壺薄荷茶有如童年的符號,自此便開啟了她對於茶葉的興致。然而是直至 Johanna 在柏林生活時的日本朋友帶領著她體驗茶道,她才因此對於茶種有了更多的認識、同時開始參加工作坊,持續影響著她至今,甚至於 2018 年與朋友開創了刊物 《Journal du Thé – 當代茶文化》,如今已發行至第三刊。

身為畫家,Johanna 亦將品茗的經驗體現於作品脈絡,諸如 “Épistolaire Imaginaire”(2014-17)、“Penser, Manger, Partager”(2015-)、“Safe Space”(2018-)等作品皆呼應著「茶」的初衷——連結,藉由開放式的創作使得觀賞作品如飲茶般,連結著作者與觀者,以最純粹的方式呈現。此外,Johanna 藉由刊物的編輯工作,亦延伸出了以茶為主題的實驗性創作。

繪畫、攝影、編輯,面對不同角色切換的生活狀態

相對於坐在電腦前或抱著手機的工作模式,Johanna 更嚮往以自己的雙手創造,然而隨著不同面向的工作逐一發展,面對多重身份的轉換,Johanna 是如何看待的呢?她提及,與生活的平衡為必須,除此之外,不管是攝影還是編輯,她不會以攝影師或編輯者自居,她會將之看待為「一個畫家在拍攝或寫文」,使得一切不會過於嚴肅,同時也因為這樣非正式的設定,跳脫框架的思維讓許多人嚮往與其合作。了解自己定位,同時不因此而設限,更能使得創作熱情透過自身風格多所呈現。

雖然因為疫情無法踏足國外,但藝術打破了這道藩籬。即日起至 11 月 8 日,在朋丁 pon ding 可以實際觀覽 Johanna Tagada Hoffbeck 的創作,展覽以「Meeting 相遇」命題,就如藝術家的創作語彙:連結,雖然無法實際見面,但能夠藉由藝術家一筆一畫、紙張的編排和拼貼,與台灣的我們創造認識以及相遇的機會。

|Meeting 相遇|Johanna Tagada Hoffbeck 展覽資訊

時間|2020/10/17 (六) – 2020/11/8 (日)
地點|朋 丁 pon ding 3 樓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一段 53 巷 6 號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