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訪 ] 「客廳是一幅大型畫布,用選品繪喜歡的顏色」 —— Helen 與 Alfie 的 HA HOUSE
HA HOUSE,是 Helen 與 Alfie 為今年正式入住的新家命的名,取自兩人英文名字首的 “HA”,意味這個家將滿載笑聲的期待,歡快的意象也串連著空間設計與家具色系配置的核心。鮮豔、奔放的芥末黃與螢光橘被大膽地運用在起居空間中,與背景的深棕色橡木地板、樺木夾板、白牆襯出屬於 HA HOUSE 的獨有調性。
這個家的顏色,不只緊扣一個個關乎喜怒哀樂的效應,Helen 與 Alfie 用旅行記憶與工作閱歷,為家裡打造四季和煦的風景,那些與喜好相連的色彩配置,更牽引出不同時間下的記憶,還有關於一個家的模樣。
為自己家命名
「命名是把這個家有點小擬人的感覺,回到家還會向它喊著『我回來了!』,朋友來訪的時候也變成一個好辨識的地標。」Helen 說起對這個家的愛戀與想念,在出差或旅遊時更為明顯,小時候不懂爸媽為什麼老愛待在家,甚至外出時經常覺得還是家裡好,現在都能理解了。
一個人的家,來自生活記憶所構成,而 HA HOUSE 不僅是 Helen 與 Alfie 的喜好綜合體,更顯現他們熱衷招待好友、善於照顧人的性格,他們打掉原為三房的格局,把最大的空間留給餐桌與客廳兩個公共區域,選用了有延伸桌版的餐桌,可因應聚會人數隨時彈性調整,就連寬敞舒適的客廁,也充滿為來訪親友思量的心意。緊鄰飯廳的則是通透的半開放式廚房,開闊的門廊放大了只有 22 坪空間的視覺,靈活的檯面配置也讓兩人能享受一起下廚的樂趣。
讓空間成為一幅大型畫布,繪上喜歡的顏色
到訪之前,先讀了 Helen 與 Alfie 在社群上介紹自家設計的理念,他們將彼此對顏色的敏銳與大膽,像魔法般巧妙運用於空間中,安靜座落於客廳的草綠色沙發椅,來自德國Knoll 60年代的產物;廚房防濺牆使用的亮芥末黃磁磚,與悉心尋覓而來的花磚地板,讓料理空間自成一處南法花園;客廁沈穩的藍綠色磁磚,與主臥衛浴的白方磚和亮橘色填縫劑形成強烈對比,種種活潑的配色,源於兩人從西班牙畫家 Joan Miró 和 Pablo Picasso 畫作得到的靈感,活潑奔放的氣息也流竄於場域之中。
為了讓飽滿的色系在空間中和諧共存,牆面與地板反而要如空白的畫布般做為襯底,而散落其中的家飾、藝術品與海報畫作,也為空間創造更為豐富的層次,家中每個所到之處,都能讀出兩人長時間積累的生活美感。從公共區域踏入主臥,兩人將床作為寢室的視覺重點,有著自然質樸氣息的藤編床頭板,搭配象徵靈感躍動的蝴蝶展翅圖案,就像在簡潔的白牆上作畫般。
當午後陽光恣意灑落客廳地板與沙發上,室內暈著令人放鬆的氛圍,「我很在意採光,即使這裡的面向是西曬,夏天偏熱,但至少陽光是充足的。」身兼屋主與室內設計師的 Alfie 談起這個家的從零到有,是細數不完的縝密心思。
從社群上的服裝穿搭、對生活物件的偏執,便可感受 Helen 與 Alfie 的好品味,看著這個由兩人喜好構成的家,想起《花店,關於那些花所傳遞的故事》書中寫道:「可以更換家具和陳列,但美的秩序總會在。」在小坪空間下,用家具、長久陪伴自己的物件們妝點出屬於他們的秩序。
細心思量的機能與風格
在餐桌的另一側,則是肩負雜物與衣物收納的更衣室,為了有效運用空間,以義大利 METALSISTEM 鍍鋅鋼架取代一般常見的系統櫃,並在下層混搭無印良品 SUS 層架,讓收納規則更具彈性。而牆面上緣的開洞,則為儲藏空間與家中的其他場域創造連接性,當夜晚的燈光開啟,更衣室的黃光還會折射出另一道光,讓客廳更有層次。
「我們家的整體格局算單純,明確劃分休憩與生活的場域,討論得最久的是浴缸要不要留?因為空間真的有限。」當主臥衛浴去除了佔空間的浴缸,取而代之的是浪漫又摩登的雙洗手台,Alfie 表示,當初想辦法找了面盆,自己畫圖請鐵工燒鐵架,儘管是拼接出來的,但卻是兩人都滿意的成果。
回顧 HA HOUSE 的構思過程,Alfie 如此說著: 「做客戶的案子,你會明白在每個階段完成應有的進度,用設計邏輯把客戶的需求呈現出來,但自己的空間卻沒辦法那麼果斷,因為選擇太多了,反而會遲疑,不過這也是個練習,是一個幫助自己梳理想法的必經路程。」
然而,伴侶互動的過程,最美好的莫過於觀點互補的時刻,Helen 與 Alfie 面對 HA HOUSE,都有各自大膽的決定,當一方勇於嘗試或異想天開,另一方再透過提問適時拉回一點界線,便造就了屬於這個家的獨有風格。
成為一個戀家的人
兩人的職業,一個是專案管理,一個是空間設計,身為需要投入大量創意的工作者,HA HOUSE 不只讓他們修復在外忙碌的能量,也讓待在家的時刻,充滿舒適安定。
「就算沒有朋友來訪,我們也幾乎待在公共空間活動,因為工作的關係,基本上我與這個家是可以 24 小時相處在一起,也享受下午到傍晚的光線變化,尤其當夕陽灌進家裡,把一切照得金黃飽滿的的魔幻時刻。」關於建構一個「理想的家」的意識,Helen 從幼時與爸媽逛家具店的記憶回溯起, 當時他們幾乎每週都在逛家具店,家中擺設也經常更換,長大後才發現爸媽很認真經營居家美感,並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自己,在台北租屋的時候,也會把生活空間打造得盡可能舒適,希望工作結束後能回到一個溫暖的所在,「所以我對家的意識,大概是從小透過爸媽培養起來的。」在為了新家尋覓合適物件的過程,也讓 Helen 重返小時候逛家具店的回憶。
關於這個家的靈魂,兩人毫不猶豫地指向餐桌旁的拋燈,還有從早播放到晚的音樂,「如果要為這個家選擇一首背景音樂,我的答案會是 Miles Davis 的 〈It Never Entered My Mind〉,很適合在沉靜的晚上聽,如果是比較有朝氣的早晨,那 Roy Ayers Ubiquity 的 〈Everybody Loves The Sunshine〉也是個理想的選擇。」Alfie 如此說著。
Helen 則播放著 The Beatles〈Here Comes The Sun〉作為今日的完美結尾,這個家的光景,總讓她想起之前寫給 Alfie 卡片的一句話:「日日有光、時時精彩」,雖然還在跟這個空間慢慢認識中,但會越來越熟悉,儘管未來終將長成不同樣子,但每天都有豐沛的陽光相伴,在這裡每一刻都精彩。
攝影|Seeyu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