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s NYC] 關於一些美食與回憶的隨筆

最近因為工作關係,忽然覺得有點悶,有點想要透透氣。忽然有一種前所未有的旅行慾望與衝動,但是礙於現實的考量,根本也不太可能有機會出遠門,連續消失太多天,目前是我所沒有的特權。心理確實悶得慌,除了忘梅止渴之外,好像也沒有什麼辦法可行。
每當自己被現實壓的喘不過氣時,我喜歡回顧自己過去的一些行腳記錄,暫時讓自己進入那個情境中,從現實抽離一下下,那怕只是一下下,或許也可以讓自己勇敢地撐過一天的下半場。

對於過去的記憶,我始終視為無價的珍寶,已經慢慢朝向不惑之年,也時常恐慌我所擁有的這些無價之寶萬一隨著我人生的進展與改變,而逐步消失。更讓我恐慌的是,會不會有一天就消失的一乾二淨,我連想要從蛛絲馬跡中懸找一點線索都沒有辦法,因為我壓根心理已經沒有這些事情了。我想唯有強迫自己去把這些片段,用具體的方式記錄下來才是辦法。

今天中午坐在低價迴轉壽司店,吃著千篇一律的鮭魚時,忽然好想念旅外時代所吃的一些食物。我一向不好大魚大肉,如果現在要我從20道菜的法國大餐與法國麵包夾烤牛肉來讓我選擇,我極有可能會選擇後者。

烤得酥脆的法國麵包單吃就已經讓人無法罷手,再夾著多汁且烤到香氣四溢的半熟牛肉片,足以讓我得到身心靈的充分滿足,並且足夠我回憶多年。那種酥脆的嚼勁與溫暖的肉汁洪流絕對不是說忘就可以忘記的。到底要點烤牛肉三明治或是生火腿三明治也變成時常讓我無法抉擇的課題。

雖然一直以來都住在曼哈頓,但是布魯克林總一直有著我最喜歡的商店,餐廳,雜貨店,攤販與朋友。我喜歡坐在布魯克林的任何一間西洋館子,看著身邊與自己年紀相仿的 hipster (我想翻成中文應該就是文青吧),高談闊論與大快朵頤,就會有一種『年輕真好』的感覺。 有人喜歡用咖啡寫日記,有人用馬卡龍記錄青春的點滴,我則是喜歡用三明治喚醒自己生命的絕對。只要是menu上有 烤牛肉三明治,我都會毫無畏懼的點下去,不論結果如何,都甘於承受,我想我就是喜歡那種香香脆脆的感覺,一定要這樣才能夠喚醒自己的味蕾。

回想到這個地方,忽然又想起了炸雞這回事,雖然台灣業者的油炸藝術已經是出神入化,但我總是無法忘懷美國那種南方口味的美味炸雞。比起台灣強調椒鹽與酥脆的味道與口感,美國南方炸雞更在乎麵皮的味道與醃製的層次感。

因為美式炸雞本是家常菜,在家本來就不容易有大火與大鍋等工具來油炸,所以酥脆並不是一個重點。當你一口咬下它時,你最先感覺到的一定是麵衣裡面各式香料的香氣,以及在平底鍋慢火煎出來的那種Q彈油香,跟白肉搭在一起簡直是絕配。而更特別的吃法是,配著淋上楓糖的比利時煎餅,那種爆炸性的美味三重奏,絕對會是你舌頭可以感受到的最大高潮。而在紐約,雖然離美國的南方很遠,你還是可以吃到一些最好的炸雞。

吃完炸雞,嚼完口中的烤牛肉,此時自我罪惡感已經堆疊到最高點,你會發現自己離健康的身體又變得更遙遠了一些。但是通常你不會太過於在意,因為你自己很清楚,美好的經驗與回憶,是什麼都比不上的。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