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存時間與前衛精神的膠囊屋曝光!-長野縣 CAPSULE HOUSE K 膠囊屋
「我認為建築不是永久性的藝術,它是完成和固定、向未來發展的東西。建築被擴展、翻新和發展,這就是『代謝』的概念。」- 黑川紀章
在日本長野縣佐久郡、一個被大自然包圍的山林斜坡上,座落了一個造型像是四個巨型箱子合體的特殊房子,這是人稱「日本建築三傑」之一的黒川紀章於1972竣工的「CAPSULE HOUSE K」(膠囊屋K),也是70年代日本「代謝派建築」少數遺留下來而且保存完整的將囊屋。
它原是黒川為自己建造的別墅,採用的規格是與中銀膠囊塔相同的「BC-25」型膠囊構造。整棟建築共2層樓,上層由4個膠囊組合構築而成,而組合式的膠囊建築也減低了陡坡的建築難度。4個膠囊空間分別是2個臥室、1個茶室和1個廚房包圍玄關與客廳空間。
其中臥室的裝潢延續前蘇聯太空船的樣貌,電視、音響和可折疊收納的書桌內置牆上,入口附近有廁所及浴室以及浴缸,簡約的小空間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每個房間皆有一面圓形壓克力窗戶,彷彿望出去的風景會是太空景色。茶室和客廳沒有因為小而馬虎,木質牆壁和桌椅、榻榻米和紙門窗同樣精巧。從客廳走下樓梯,就會到達核心的地下一層。這裡有一扇直徑超過2公尺的大圓窗。它應該用於多種用途,1997年重新裝修時,改為黑川個人的主臥。
代謝派建築理論興盛於70年代,黑川紀章在1969年出版的書中發表「膠囊宣言」,解說其核心理念是為減少成本而使用預鑄技術製作出多個空間膠囊,再依需求挑選相應的膠囊組裝成建築、因應需求彈性更換膠囊。居住者在一段時間後,多少會產生原有的膠囊構造不符需求的情形,如家中的孩子長大後搬離。膠囊建築僅須拆卸掉不符需求的膠囊部分,再裝上符合需求的膠囊部分即可。
1972年在這股前衛建築風潮之下在東京銀座誕生的中銀膠囊塔,吸引了許多藝術工作者、建築師、設計師慕名入住和建築迷的造訪。雖然這座建築未如黑川當年所設想,每 25 年將膠囊拆下更新,老化的建築問題層出不窮導致拆除與保存聲浪四起,「代謝派」依然是日本建築師勇於做夢的時代印記,如今看來,也十分符合因應環境多樣性與環境永續性的概念潮流。
膠囊屋K歷經五十年歷史,日前由他的長子黑川未來夫的事務所與工學院大學建築學部鈴木敏彥研究室合作的「CAPSULE HOUSE PROJECT」,經翻修後將黑川紀章的膠囊系列建築重推到世人眼前。如今膠囊屋K與無印良品合作Airbnb提供住宿,也正在網上募資以保存這座建築,希望這份太過前衛的建築理念能夠被更多人認識。也許有一天,它會是明日城市裡解決我們居住問題的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