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玉石開啟一場對話與凝視:許東榮雕塑展《湖・光》於 PTT SPACE 正式開展中
春光的明媚,象徵一段新的初始,藝術家許東榮 HSU Tung-Lung 台北 PTT SPACE 展開為期一個月的雕塑展,期間共展出八件作品,以《湖・光 Beyond the Lake》為名,呼應創作媒材——玉石表面的光澤變化,如同漂泊在湖面上的光影,隨時間交替,變換難以預測的軌跡,許東榮用藝術造境,為觀者保留想像空間,讓漢白玉如日光下綻放剔透的白,亦是夜幕降臨時搖曳的月色。
許東榮汲取廟宇文化的養分,結合多年累積的美學底蘊,以抽象取代寫實,重新詮釋東方神話人物。在厚重玉石間的每道刻畫,都來自深埋於身體中的記憶,運用飄揚的彩帶,為雕塑帶來輕盈之美,引領觀者隨作品的律動,於玉石的層層線條中窺探創作的脈絡。光影在表層透出細緻的明暗變化,藏於縫隙裡的盡是寧靜,悟出內斂卻充滿力度的訊息。
當空間、作品、策展團隊交集,構成專屬湖光的藝術語彙
此次展覽於前身是台北八大畫廊的 PTT SPACE 舉辦,空間有兩處入口,為觀展者提供截然不同的脈絡指引。主視覺設計運用幽靜的藍色色塊,將天空、湖水的澄澈透明轉譯,從兩側入口進入,都可透過主視覺海報建構這場展覽的想像。
值得關注的是,觀展的同時,除了能一睹許東榮作品中的美學與生命力,亦可感受策展團隊的巧思與新意。由連思博主導統籌展場與主視覺設計;攜手李澤與凡典塗裝,為空間牆面增添內斂優雅的氣息;加上藝術家洪禎佑的輔佐,讓《湖・光》的想像之境,畫作現實中的場景。
策展團隊創作範疇並不僅限於藝廊原先的媒材,而是在通透的一樓長廊中,加入木作牆面與圓形立柱,為空間賦予節奏感,讓觀展者沿著動線前行。且為了讓觀展情緒更加完整,邀請李澤與凡典團隊,運用帶有顆粒感的礦物塗料為牆面、動線示意版、置放作品的木作檯面注入手感,與溫潤光滑的玉石質地形成巧妙對比。
空間大抵使用米白色漆料,部分展牆特別以天藍色呈現,製造出仿若窗外的天空與湖景,而置身於展場中的漢白玉雕塑,因光蘊出的亮澤,就像湖面上的光影,綻放剔透的白。
用一生刻劃出的精彩
「不管身處哪個行業,我都是在創作。記得以前開古董店,就算只有一張小小的桌子也能畫。」許東榮曾在過往採訪中提及,決心走上藝術這條路,是流淌在骨子裡的一種念頭,他用數十年的時間,證明對藝術的鍾情。繪畫與雕塑不僅是他最大的精神寄託,也是推動他一生持續邁進的動力,日日刻劃出他對生命的執著與美學。
然而,許東榮也坦言,即使準備一場雕塑個展,需要投入大量精神與成本,他仍享受每段歷程帶來的省思,「個展最大的重點是,到了後期的幾幅作品是最精彩的,你得經過時間的累積,不斷地梳理、反省創作的初衷。」頂著一頭白髮、因長年創作留在指尖的顏料痕跡,都是歲月為許東榮刻畫的浪漫紀念。
沿著湖面光影,透析作品的背後意涵
《湖・光 Beyond the Lake》雕塑展共展出八件作品,包含「三太子 Nalakuvara」、「觀自在 The Mercy Buddha」、「魁星 Star of Wisdom」等。其中「三太子 Nalakuvara」是許東榮作品中細節最豐富的一件作品,藉由漢白玉的溫潤呈現挪吒的氣勢,並以布幔的飄動與皺摺,演繹挪吒起乩造成的身體震動感。「魁星 Star of Wisdom」則運用許東榮過去主持填充工廠學會的剪裁與縫製技法,用針勾勒出介於寫實與抽象間的面孔。
而僅此一件由黑花崗岩打造而成的「鵬 PENG」,靈感來自莊子《逍遙遊》的哲思,將對天空的幻想轉為展翼翱翔的鵬,跳脫形體的創作境界,展現他在藝術裡恣意飛翔的渴求,將其獨立置放在展場一角,氣魄更能襯托而出。
許東榮表示,在千百年的歷史中,民間刻畫東方神像多以寫實手法居多,為了跳脫既定形象,他以飄動彩帶的韻律感,在剛中注入柔性,重現神仙的不同氣韻;並選擇少見的玉雕,走出自己的風格,正如許東榮所說:「要懂得材料,才能挖掘它的特點。」他花了數十年時間了解玉,用「明白」將漢白玉的柔軟與透而不明完整詮釋。玉的細膩光澤,則來自繁複耗時的手工磨造,輕輕觸碰,便可感受材質的溫潤。當自然光灑落,玉石上透出的光澤,無須言語也讓人意會許東榮的執著所在。
「每個人都有自己習慣的思考模式,但人的思考有限,過度構思反而會侷限你的行為。我的創作很少構思,是順應材料的特性來啟發靈感,去感受質地給予自己的訊息。」存在許東榮作品的細節美之精巧,難以一眼觀盡,唯有親眼目睹,才能感受作品中的脈動與生命力。
湖・光 Beyond the Lake
展期|2023.03.04 – 04.15
地點|PTT SPACE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敦化南路一段100巷7弄31號一樓
時間|Tue.- Fri. 12:30 – 18:30 / Sat. 12:30 – 19:00 週日、一休館
展場、主視覺設計、攝影|連思博
特別感謝|凡典 Fandian space、李澤、洪禎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