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夜我們在茶館裡邊聽相聲邊享美食。」三徑就荒攜手相聲瓦舍、泰和樓復刻茶館文化

「這個年輕人做的麵點,有我小時候姥姥做給我吃的味道。」現代人在 live house 吃飯喝酒、聯繫感情,過去人們有事沒事就愛上茶館,看戲聽書,說事暢聊,可能一待一整天就過去了,日常樂事不過如此。為復刻失傳已久的茶館文化,「三徑就荒」特邀【相聲瓦舍】創辦人馮翊綱、以及時一修老師合演單段節目《餓了》,節目聚焦傳統菜系與飲食文化,自 8/17 起四週期間,每逢周三演出兩場,經典呈現「在茶館裡說相聲」;三徑就荒創辦人簡瑋婷也同步邀請長年指定宴客餐廳「泰和樓」攜手設宴,隆重推出多種餐點,重現昔日人們在茶館中享受娛樂之際,也同步講究茶飲、美食的熱絡場景。

名店首次跨界,再現座無虛席的茶館文化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喜好相聲的老北京人催生出日日上演的「相聲大會」,結合流傳千年的茶文化,人們逗留茶館喝茶、聊天、聽故事,寫出《老殘遊記》的作家劉鶚也愛拜訪茶館湊熱鬧,他在書中寫下自己為了看說書節目,久久才能找到一處落腳,好不容易弄來一張凳,才能勉強在人縫裡坐下,當年座無虛席的盛況,跟今天人們上演唱會看表演幾乎是同樣激情與熱鬧的。

簡瑋婷特邀【相聲瓦舍】演出,開啟當代茶館先例,希望人們在三徑就荒欣賞相聲演出的 30 分鐘內,能穿越古今、沉浸故事,體驗當時撼動集體人心的傳統表演技藝,其實魅力不減。而在縱情娛樂之餘,人們還能一邊品嘗來自泰和樓的美饌,簡瑋婷身為專業茶人與美食饕客,對於泰和樓有著極高評價,「我的外婆為山東人,非常會做麵點,好吃到我身邊的朋友、同學都搶著吃,外婆走後一直懷念家的味道,直到吃到泰和樓的麵點,才知道用心把每一道傳統工序做好,真的能復刻出家的味道;不僅自己解了饞,往後我帶家中長輩去泰和樓吃飯,他們也對這裡的麵點做工與風味讚不絕口,在年輕後輩經營的餐廳裡,這些長輩能吃到他們那個年代,有感情、有溫度的食物,真的讓我非常感動。」希望每一位來到三徑就荒的賓客,都能享受到這份幸福感,泰和樓自 8 月起也將長期駐點於茶館內,呈現台灣茶融合中式麵點的精緻體驗。

承傳統與創新,必吃招牌絲瓜蝦仁湯包、鮮蝦蒸餃

泰和樓創辦人萬初杰為新店知名「山東小館」第三代,沿用祖父當年於韓國經營餐館之名,泰和樓三字不僅是為紀念傳承,也有著年輕世代想超越祖父輩成就的自身期許,萬初杰回憶幾年前因為亟欲創新,想做屬於自己名字的東西,也曾遭遇家人反對與不理解,「回歸初衷,我其實想讓消費者體驗從小我在家中就會吃到的麵點,這些東西其實很清爽好吃,不需要花費太高的金額,就能吃得很飽很滿足;一方面也想讓年輕世代重新認識中式麵點,所以我把主力放在調味、食材與口感的創新上,讓年輕人接受並了解這些麵點的價值。」

簡瑋婷也以專業茶人角度,從泰和樓眾多菜色中,嚴選出不過度油膩又有適當飽足感的中式麵點與茶相搭,例如泰和樓招牌的絲瓜蝦仁湯包、鮮蝦蒸餃、香菇素蒸餃以及牛肉大捲餅等;萬初杰說明為了復刻記憶中的味道又能符合當代味覺審美實是下盡功夫,以調整或改良食材處理方式、比例、以及口感表現,不一味尋老,致力在傳統與創新中取得平衡。例如香菇素蒸餃不採傳統方式製作,選用新鮮青江菜搭配香菇、冬粉,與坊間的素餃相比,風味更顯鮮爽,口感也更好。許多客人也驚訝於素餃皮放冷也相當耐吃,萬初杰回應這是因為麵團製成與傳統不同,配方在開店前調整了無數次,就是希望外賣外送的麵點風味也能臻至完美。

三徑就荒與泰和樓以當代美學出發、承傳統而創新的精神,為飲茶體驗勾勒出深刻的食色印象:開胃菜呈上乾煸四季豆、廣式牛肚與梅子苦瓜;蒸餃類有鮮蝦蒸餃、香菇素蒸餃;麵點類則有小籠包、絲瓜蝦仁湯包、鮮蝦燒賣和牛肉大捲餅;甜點端上豆沙鍋餅;而三徑就荒呈現茶飲則有凍頂烏龍、高山金萱、氣泡茶飲以及最受台灣老少喜愛的珍珠奶茶。

牛肉大捲餅

三徑就荒中秋禮盒,茶香伴圓月,以茶遞心意

在這團圓的季節裡為遠方的至親好友寄去一份來自三徑就荒的祝福,三徑就荒中秋禮盒以優雅的秋香綠色調烙上自然的石材紋理,盒外裝飾以精緻的麂皮綁繩,大方氣派,讓收禮者能感受到最尊貴的禮遇,而每款茶皆符合該茶種的傳統工序及風味,搭配專屬茶卡,以系統的方式帶領收到茶禮的朋友輕鬆泡出一壺好茶,完整享受茶湯的美好風味,完美感受送禮者挑選茶禮的用心。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