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訪 ] 第三次訪李霽,「藝術家的家」依然精彩 – 不再是風格的追求、而是新舊秩序的融合

這是第三次採訪李霽的家,好像也就跟著他的人生這麼走過了六年,這六年很多事都改變了,不變的是因惜物的性格而跟著他一起搬家的家具們,還有他那源源不段的創造力,讓這些即便是一樣的家具,都在不同的時空環境下,有了嶄新的生命力。說實話,認識了李霽這麼久,家訪了李霽這麼多次,要問他關於家的什麼事,還真有點傷透腦筋。

EO採訪的第一個家可以看「我永遠只有15雙鞋,不多不少:植物建築師李霽的完美選擇論」,當天聊到這篇初次採訪,李霽笑說「後來很多品牌送我鞋子,結果就超過15雙了。」

第二個家「藝術家公寓該有的樣子,專訪李霽療癒身心的台北新居」有著一種不是誰都可以或願意住在這麼「開放」的空間當中,此時的他還多了另一個品牌「file」。

關於家的喜好和生活方式,都可以在這兩篇專訪中讀到。然而,在年初他再度搬家了,不一樣的是,這是他「第一個買的家。」這個階段的李霽,是室內設計師、藝術家,也是一位靈氣老師,如此說來,對於買房肯定很挑惕吧?

「我只看了這間房子。」他說。

改變的只是家的位置

從天花板到地板,從廚房到餐桌,李霽運用了大量的木頭,包覆了原本制式化的白牆和鋼琴烤漆,那些廢棄的木頭在他與木工師傅重新整理後,成為了踩在腳底的溫暖,頭頂上光線流瀉,反映出家的溫度,走在這樣的空間中,有時候真的會忘記自己身處在「所謂的新房子」。

「當我看到這個空間,就覺得只需要打掉廚房跟臥室隔間,其他家具我都有,只是如何讓格局更像我的生活秩序。」映入眼簾的大小櫥櫃們,怎麼看都覺得眼熟,原來早在師大的住家,這些櫥櫃早已進入他的生活,這些「舊」在經過李霽的腦袋後,都成為了截然不同的新。

雖是一樣的東西,在這個空間裡,如果不仔細看,其實不會注意到是本來的家一起帶過來的。相同的物件,在不同的空間,的確會長出完全不同的面貌。 在新的空間彷彿注入新的靈魂,呼吸了不同的空氣之後,又重生、又轉變,我想這正是搭配真正的精髓所在 – 「物件總是可以跟著人走,換了個生活的空間,呈現出全然不同的樣貌。」

打破新房子既有的樣貌

租過七間不同類型的房子的李霽,買房對他而言不僅是金錢的投資,而是攸關自己看待生活的方式。

「在師大的房子,是第一個正式將居住跟工作結合的空間,當時的心情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終於獨立出來,理想的工作模式得以被實踐、被掌握』。」他說在承德路的三四樓租屋處也是類似情況,可是在那個地方,工作場域和居家空間是用樓層區分,雖然彼此獨立卻又感覺很靠近。

過去都是租房的方式,讓他少了一份踏實感「年紀到了一個程度,雖然會想要把自己的某一些資產變成實質的投資,但買了之後整理好,真的感覺到自己的房子跟租的房子的差別。」

擁有了自己的家後,讓李霽有更多的時間可以自己去消化事情,承德路租屋處之所以還是沒有那麼舒服的狀態,是因為三樓仍會有人來工作,對他來說安定性不夠,來來往往的人使他有浮燥感,當他想要沈澱的時候,就必須離開那個空間。「所以現在我回到家,就像是回到我自己的狀態。」

不只是一個人的家

一個人、三隻變色龍、三隻蜥蜴、三隻貓,在這個熱鬧的空間裡,每個動物都有自己的棲身之地。

李霽說他沒有做過多的設定,而是盡量保有空間彈性運用的方式。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個家還沒有「臥室」。把原有臥室隔間牆打掉後,針對睡覺的地方,李霽目前沒有具體的想法,於是那張單人沙發,暫時成為了他休憩的地方,對於李霽來說,無論是空間、生活還是人生,我想就是永遠保持彈性。

寫在最後

宮崎駿在NHK紀錄片《十載同行》中曾說「如果創作時,不是發自內心的,到頭來就會後悔。」

李霽一直以來的生活,其實也呼應著他在「質物霽畫」的創作,那些廢鐵塑膠,人們眼中的垃圾,在他經手後,都變成了一件件美麗的藝術。那些錯綜複雜不是一眼就能看懂的作品,也像他衝突的腦袋。

再一次的拜訪、再一次的了解,作為一個生活者,他重新定義了「新」,新房子可以不必像新房子,舊東西也能充滿新意,或許就像他說過的「東西滿足到一個狀態,我就不會再去想這件事情了。」不必把環保掛在嘴邊,惜物的心早已深耕蒂固,一直帶領著大家前行。

攝影|Seeyu Chen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