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巧塑皮人偶,照看世間眾生相:浮相 La Comédie humaine 段安國 皮塑藝術展     

對於皮革製品的印象,多半是精美的包、鞋、手飾等物件,因此藉由皮革所雕塑出的藝術品,想必是一番新意。傾注了 30 年心血於皮革雕塑領域,藝術家段安國將他對現世的觀察、所思所想,寄託於手塑皮革,其創作以人物為主體,窮極大半輩子的藝術實驗精神,透過精選的9件作品、和從未公開的 2 件全新創作,在三川工作室的策劃下,以《浮相》為名,於 5/6(五)至 5/15(日),在 boven café 對外展出。

從向百工百業致敬,到對精神領域、神明境界的叩問;技藝重點聚焦於人體自然肌理,從面部表情再到全身肌肉的展現,無一不細細揣摩塑造。段安國的創作榮獲許多國內外各項大獎,更曾一次橫掃美國國際皮革藝術展的三項第一名與首獎,以惟妙惟肖的亞洲臉孔和蘊含其中的生命故事驚艷西方國家,不僅吸引了美國經紀人的眼光,亦有許多歐美藏家洽購收藏。這樣的作品不僅深受外交部肯定,將其作為禮物致贈於他國元首、高官;前台中市長胡自強也曾訂製過一尊大提琴家的皮塑像,在知名音樂家馬友友於台中舉辦演奏會時,親手致贈予本人。

而沈潛多時的段安國,近年隱於三芝郊外悉心創作,這回帶著畢生精華與全新作品回歸,透過與 boven 雜誌圖書館的主理人周筵川合作,以雜誌選書豐呈皮革技藝與美感的多元面向,讓每個觀者至咖啡館交會,能從每個偶像看見皮塑的偌大可能性。

創作緣起 由市場攤販開展至藝術人生

自市場裡的牛肉攤販開始職涯,看似與藝術完全不相干的職業,卻奠定了段安國的創作基礎。本來就很喜歡觀察市場裡來往人潮的他,把那裡的悠閒、匆忙、叫賣、喊價⋯⋯ 生動的人物樣貌作為創作靈感,而後為了胎教帶著妻子前往觀展,恰好被皮塑吸引,就此打開通往藝術的道路。段安國沒有拜師學藝,而是在市場一邊切牛肉、一邊研究肌理紋路,在家中也常常對著鏡子練習表情,透過不間斷的實驗、摸索出一套專屬的技法。

皮「塑」技藝 立體成型

其皮塑技藝的難能可貴之處,在於善用手部力量,精巧拿捏拉扯、捏塑皮革的力道,藉以成形一個又一個立體人偶及各式配件。

立體皮革雕塑的工序十分繁瑣,從使用塑鋼土來塑造模型、接著翻模與分模,完成人體基底模型後,真正的皮塑精髓才正要開始層層疊加。首先徒手對稍微濕潤的皮革進行拉扯、揉製與捏「塑」、繃模等處理,待皮模成形乾燥後,再對成形的立體皮革塑模進行細部「雕與刻」;最後,再進行各種物件組合、上色與配件製作。藝術家須深諳各種皮革材質、顏料染料的特性,方能令成品傳遞出來的厚薄質感、氛圍、色彩、線條與張力,方能呈現恰到好處的美。

策展概念 於咖啡館交會人間喜劇

由於段安國的靈感多源於對日常的觀察,再「轉化」成創作,負責策劃展覽的三川工作室聚焦於此,特以「浮相」為展名,點明藝術家以巧手呈現人世間情態的創作初心,而這樣的起心動念,以及極為寫實的手法,則與法國現實主義大師巴爾扎克創作《人間喜劇》系列作品的概念多有呼應,因而本展也以 La Comédie humaine 為外文名,連結不同文化對於人世處境同持的關切之心,引導觀者進行更深入的思考。

當代藝術歷經現代主義時期的思辨之後,藝術不以仿真為任,抽象一度蔚為顯學,加上後現代主義的推波助瀾使得裝置成為立體藝術形式的發展主流,擬真的塑像在戰後歷經了式微的窘境。而乍看之下回歸寫實的段安國作品,並非走回傳統老路,他早年曾協助父親於市場擺攤,見識過顧客百態,以皮革為媒材進行創作後,他依照自己對這些形影的印象進行造像,並非比對特定的人物而塑,實則趨近20世紀中後期開始興起的超寫實主義雕塑。

展覽動線 六大展區特色

三川工作室為增加與觀者的互動,帶入趣味性來推廣工藝之美,在展覽動線規劃方面有坐有站,觀賞形式多元。而每項創作的旁邊僅標示作品名稱與作品尺寸,其作品簡介則不直接露出,而是選擇封裝於信封內,集中放置於吧檯,引領觀者前往探索,閱讀每一封信裡蘊含的作品故事。

展覽資訊

展期|5 / 6 (五) – 5 / 15 (日) 11 : 00 – 19 : 00
藝術家段安國本人導覽場次|5 / 7(六)14 : 00-16 : 00
藝術家段安國 × 策展團隊三川對談場次|5 / 14(六) 14 : 00 – 16 : 00
地點|boven café( boven 雜誌圖書館的 1 樓咖啡廳 )
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107巷5弄18號( 台北捷運 板南 / 文湖線 忠孝復興站 步行約 5 分鐘 )

一票三用,票價 150 / 人,憑票卷可享用以下用途:

1. 難得近距離觀賞精彩作品,閱讀他們的故事。
2. 票卷免費兌換咖啡茶飲,啜飲觀展餘韻。
3. 憑票可半價進入位於 B1 的雜誌圖書館,閱覽尋覓更多藝術靈感。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