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台灣陶器其實很美」-EO推薦五位值得認識的台灣陶藝家與品牌

有著悠久歷史的「陶」,最早可追溯至石器時代,當時僅用於民生器皿,隨著技術與器具的演進,遂發展成藝術美學,許多大型裝置作品,也都反映著陶獨有的線條美與質地。

曾有人說,做陶是一場與自己的對話,用著手的溫度與力道去塑型,慢慢沈澱心裡的雜訊,等待作品完成了,那些煩惱就自然地飄散而去;也有人說,做陶是與別人產生連結的載體,用捏塑出來的形狀表達心中意志,也因此,存於陶中的奧義,得親眼見到、親手觸碰才能深刻瞭解。

此回我們暫且不談陶的歷史,而是回歸陶的初衷:日常器皿,為大家介紹五位 EO 編輯群喜愛、也想分享給大家的台灣陶作家,在他們的作品中,找到器皿為生活帶來的寧靜片刻。

001. 製陶方式

▍photo by 製陶方式
instagram / Facebook

去年春天,在 Cut&paste select shop 減貼選物 的貼文中,看見製陶方式的展覽消息,有著深淺色調的花盤、如逐格動畫飛舞般的燕子陶杯,這些美麗的器皿,都出自小方之手。製陶歷程即將邁入第九年的小方與我們分享,最初會接觸到陶,是在大學畢業製作時曾到老師的工作室實習,退伍後也曾嘗試不同工作,一心想做陶的他,最終又回歸創作,向陶藝家拜師學藝、從頭開始學習起。

從小方分享的作品中,發現多與品牌合作為主,他帶著這些器皿穿梭於日常中的各種情境,讓這些器皿承裝不同的食物、存放於不同的人家裡,都能營造出美麗風景,「能從事這份工作很幸運。」當電腦另一頭的小方打著這句話的同時,也讓我想著,使用這些器皿的當下,能夠感受他一心一意創作的人們,更是幸運吧。

〈個人杯盤組〉
去年與嘉義霜空珈琲合作的系列,外型簡約素雅,是小方作品中比較少見的容量設定,150ml 的杯子與豆皿的組合,豆皿有線刻和八角兩種款式。很適合在家裡搭配點心、喝喝茶與咖啡(或是烈酒),享用舒心溫暖的時刻。

002. 王怡方EVON WANG CERAMICS

▍photo by 怡方
instagram / Facebook / Web

猶記第一次看見怡方的作品,是在台北的茶道美學空間-三徑就荒,她將細膩的意志延伸至茶道具上,引領觀者挖掘日常中不一樣的風景,在那之後,便經常透過社群網路關注她的作品動態,藉由她寫下的文字,彷彿就在旁邊看著她做陶一樣,寧靜又捨不得移開目光。

怡方與我們分享,在大學畢業後,她曾在產品公司擔任工業設計師,在電腦建模設計 3C 產品的過程中,必須考量模型廠及客戶端不同層面的意見,是一份理性且充滿限制的工作,下班後,她則每週去一趟陶藝教室,享受純粹用手、自由捏塑的時間,而後在陶藝家工作室學習時發現,原來製作生活陶器可以是一項職業的選擇,為了更接近心目中喜歡的藝術家與生活,到了日本多摩美術大學進修。

在研修過程中,逐漸放下對機能性的追求,將專注力放在材質的實驗中,「我曾經著迷於大量生產的工業設計,但現在更喜歡用雙手、一件一件產出東西的人。」怡方與我們分享著,現在已有七年製陶經驗,不變的是,做陶可以很療癒,也可以像是難熬的修行,因為必須精準地控制材料、時間及燒製程序,卻也要寬心接受各種變數產生的不完美,她在這個過程中學習放下執念,藉由捏陶來調和內心,並且慎重地將一把泥土燒成一塊珍愛且永恆的石頭。

〈時間之器系列〉
用手捏繞土條的方式成形,慢慢從底端開始往上成長,造型象徵女人的身體或植物的果實,最後以臍帶之口收尾,像是生命與世界的連結。「土條背著地心引力向上,要對濕度有十足的掌握,一筆一畫刻著數字,用力氣刻下這一秒、下一秒,在恰當濕度的期間完成刻字。」作品的作法是繞土條由下往上,刻字也是由下往上,這個堆積的過程對怡方來說很重要,也是具有時間性、痛著手修行的紀錄。

〈茶道具〉
以獨有的色感調製泥漿,全手工製作多彩獨特的茶器及花器,將雕塑作品的質感應用於生活器皿中。每件作品皆經過三次燒製、手繪金色釉上彩,部份金彩中藏有數字、文字等符號,可能是 BB call 留言的情話,可能是怡方喜歡詩集中的句子,或著最常聽的幾首歌詞,讓每件器皿多了不可複製的元素。

003. 望氣 Pottery

▍photo by 信志
instagram / Facebook

擁有美國電影碩士學位的信志,不僅是廣告 MV 導演,還是位陶藝創作家,在這樣的經歷與身份加乘下,總能從他的作品挖掘出深厚的能量與情緒。好奇問起接觸陶的契機,信志回想起某次欣賞奧地利陶藝家 Lucie Rie 的作品,結合了東西方的特色,也兼具現代與遠古的特質,看著作品的優美線條與釉色,激起了他學陶的念頭,從習陶到創作的旅程,也已讓他走了 7、8 年之久。

「製陶的過程非常漫長,而且失敗率很高,但它教會你靜心與專注與不要有太多得失心,享受當下;其二,經由作品遇到非常多頻率相近與有理念才華的朋友與客人,因而也學習茶道和其他進修,開啟了我在生活上和美學上很多正面的發展。」在一來一往的書信過程中,信志寫下了這段話,正如他所說,也許創作的過程有甜美也有苦澀,但在這趟心靈沈澱的過程,終將帶來意想不到的啟發與相遇。

〈兩件式高台〉
一般高台都是一體的,功能與收納都很侷限,於是信志將其做成兩件式。分離時,底座可以當花器,上部就是個盤子,除了高台功能外,兩者也可搭配堆疊、當裝置來擺設。

〈望氣杯〉
是今年調整的新造型,有著開闊的寬杯緣,就口、手握都很有安全感。信志對釉色與造型也很滿意,是個每天使用起來都會很開心的杯子。

〈望氣陶鍋〉
是一款可在瓦斯爐或 IH 爐上直火料理的土鍋。運用陶鍋緩緩升溫的特點,讓米飯吃起來特別 Q 甜,跟在日本吃的米飯一樣。

004.  HYT ceramics

▍photo by 黃郁婷 Huang Yu Ting
instagram

郁婷很早就開始學陶了,在花蓮讀書時接觸過不少媒材,像是玻璃、編織、陶藝⋯⋯等,在摸過一輪後,對她來說,最喜歡還是陶,陶在她的眼中,有著自由又質樸的特性,讓人深深著迷。

她笑言本來生活沒有特別目標,卻因為陶而開啟了完全不同的人生。大學時期開始製作各種生活器皿,那時多以食器為主。因為想要與陶結合,而後她又學習了甜點,糕點師也成為她現在的職業之一。前些日子郁婷想製作咖啡器具,便開始學咖啡沖煮。更近的最近,她開始研究茶道具,所以目前正學茶。

陶藝創作之於她來說,像是生活中的探尋,開啟不斷想一直學習進修的動機。她也期望透過自己的作品,讓人可以有意識地在享受這些平凡的時刻。適時慢下腳步感受周遭事物,體會人與人、人與器,那單純的交流。

〈浮冰〉
2020 年初創作。郁婷有感於 2019 年的反送中,以及 2020 年初開始爆發的新冠肺炎。她認為在這些事情發生之前,還未意識到人與人之間的關聯那麼緊密。「只要我們是生活於這片土地上的一份子,就無一倖免,需要共同面對。」我們都看似是在海面上漂浮的浮冰,但在水面下很有可能是相連在一起的,所以她在大小浮冰符碼間都留了向外連結的線條,期望能串連彼此之間的關聯。

〈夕陽〉

在三級警戒時,郁婷和朋友去了一趟裊無人煙的澎湖,島上無水無電無網路。她描述,炎熱的午後只能躲在屋簷下睡午覺、傍晚到海邊看能不能打撈到一些海產、回到住所後用從井口打撈來的水沖去身上鹽分,再爬上屋頂等待夕陽。非常瑣碎又無所事事,但卻是第一次感覺到夕陽落下的時分是那樣緩慢而溫柔。太陽完整落下後,海面還留著如絲綢般綿延的餘光,有點禪意,也讓心回歸到最自然平靜的狀態。於是創作出這組〈夕陽〉。

005.  李雅雯 LI,IA-WEN

▍photo by 李雅雯 LI,IA-WEN
instagram

雅雯從小生長在務農家庭,農忙時也會幫忙一點農作,她說與其說是幫忙,更像是在田間嬉戲。也許是這個緣故,讓她自然對於「泥土」有份親切的情感投射。還記得高中時第一次上陶藝課時,她感覺就像回到小時候玩耍的情境,單純而快樂。

後來雅雯開始玩土,最初念頭並沒有特別想要創作,只是單純地製作自己想用的茶具,像是茶壼、茶杯。直到發現陶可以是她用來分享事物與感受的媒介,漸漸地便成了她與世界連結的方式。陶就像一位默默陪在身旁的朋友,也是種能夠賞玩的療癒依靠。

旅行用茶盒

雅雯的工作室與住家皆在宜蘭,而冬季的宜蘭陰雨不斷,讓她總是期待一個和煦暖陽,能和久違的朋友一起到附近的河邊,用小小的壺和小小的杯喝茶。

燭臺

雅雯喜歡做燭臺,因為她喜歡收集各式各樣的蠟燭,喝茶時也愛茶桌上放著閃爍燭光,甚至有時候做陶前也會點一下,看著燭火,心情自然而然暖了起來。

看了這幾位台灣陶作家的作品,相信大家對在地陶藝有不同的了解,也希望能夠藉這篇文章,引起大家對本土工藝更多的注目與了解。更多工藝品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收藏或裝飾,更是可以融入每個人家中的應用品。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