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 專訪「本事空間製作所」台中與台南辦公室-打造適合工作的生活聚落

詹記敦南店、Paripari apt. 咖啡店、天下大飯店,都是「本事空間製作所」享有盛名的作品,經手過這麼多精采空間,本事空間製作所的工作室長得是什麼樣子呢?讓我們在此文中,分享本事空間製作所極少公開的辦公室,採訪了兩地負責人洪和培(以下簡稱和培)與謝欣曄(以下稱呼小又),一窺他們在台中與台南的秘密基地。而對於空間擁有高度掌握的室內設計師,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場所呢?

本文擷取自 EVERYDAY OBJECT 年刊 Vol.3《工作學》

EO台中與台南本事的差別?

和培:我們就是一間公司,只是台中台南各有辦公室。有人說,看得出來我們的案子分別是台中或台南做的,但其實我們沒有想走什麼風格,每次接案,都是針對不同業主與業態,從概念開始重新設計。

小又:也有人說本事等於台風與老屋,如同大家認識我們的幾個知名案子。但我認為去碰巧那陣子我們接到的案子都是老屋,我們所在的台南的確也有比較多老物件,自然會有那樣的氛圍。而現在的年輕業主本土認同意識越來越強,越了解便越喜歡台灣,呈現的空間風格就越往那方向去了。

EO:辦公室空間如何打理?

和培:基本上我們有自己偏好的空間氛圍或是質感,所以找物件時會多看老房子、避開新的透天,或是四面落地窗的辦公大樓。找到好的物件後,也不進行浩大的工程裝修,而是把必要的機能空間隔出來,然後簡單傢俱進場,再讓同事們自行增生每個人所需的工作物件與個人用品。不去控制房子的的狀態,只提供基本架構,讓身處這裡的每個人,都能按照自己的工作習慣,有機自由地發展。

小又:有聽朋友說,他認為台中本事的桌架很有逢甲系館的感覺,而台南本事則像東海系館(編按:和培為逢甲建築系、小又為東海建築系)。

和培:我們沒有買任何辦公傢俱,幾乎都自己做或請工班師傅幫忙。我唯一的要求是座位配置緊密一些,讓同事方便就近討論。這空間有點像以前在學校的狀態,一人一張大桌子,上頭有置物空間,可以放點自己的東西。

小又:開始組織台南本事時,有預先計畫找認識的人一起工作,因為我一直想延續在學校系館做設計的感覺,所以設計台南工作室時,做了 L 型的工作桌,讓大家椅子轉過來就能聊天討論、互相看對方的設計圖。

和培:如小又說的,無論是台中或台南,我們的工作區域的傢俱材料都找平價又機能性夠的,另一方面也想試試看簡單的材料可以達到什麼效果,在預算與理想間抓平衡。桌子就用最簡便的夾板與黑鐵,然後添加一點 IKEA 傢俱。

小又:目前台南工作室的廚房櫥櫃下,裝有商業空間用的冰箱。我們的工作區其實也充滿了「實驗性」,像吊燈也是接手工班為業主訂製的瑕疵品或打樣,習慣先自己測試,等裝置真的具備耐用與實用等條件,未來再考慮融入業主的空間中。

和培:工作室的組成就跟自己家一樣,佈置到順手且舒服的狀態,大抵上就差不多了。之後再陸續添購家飾,或帶有個人喜好的物件,讓空間逐步建立自我風格。像我很喜歡去鳥飛古物店買老件。最重要的是,用能彈性且靈活地運用所有裝置,像難以搬走的系統壁櫃或過大的傢俱,便不會是我的優先考量。

EO如何找尋適合的地點呢?

和培:選擇這裡,是因為這裡本身空間條件很好,所在的區塊也理想。我們在中區老市區與現在最熱鬧的西區的交界處,可以同時看到兩個區域的演進與變化。我承租這棟建築很久了,直到開業的第五年,也就是去年,公司整體人員編制才比較完整。

當初就是租整棟,那時的夥伴也都是朋友,一位傢俱設計師與平面設計師。不過那時候整棟建築比較靜態,我們三間公司的員工都不多,有時還是一人工作室。直到前一組好友離開後,我變成與一樓 Coffee Stopover Black 咖啡店的老闆一起承租,B1 租給元氣唱片行,本事位在二樓,二樓還有一部分是平面設計單位,三樓則是建築師。去年開始每個單位都到定位之後,樓下咖啡廳也佈置得差不多,這裡轉變為蠻活躍的狀態。

除了自己的辦公室之外,我把這棟建築想像成一座更大的「社交聚落」。現在的狀態我很喜歡,不同單位聚集在一起,產生很多交流。咖啡廳又是一個外來客川流不息的地方,帶動我們整棟樓的大家,都有機會接觸到更多不同領域的朋友,保持空間裡的動能。我們有平面設計專業、建築專業、室內設計專業,如果有案子進來,大家互通有無,也方便討論。

小又:台南分部被我設定成台中本事在異地的工務所,我也接台北的案子,北中南跑來跑去的。

台南工作室雖然沒有像台中一樣「包棟」,但是我們比較像是「線性生活圈」。幾個大家熟知的案子:Paripari apt.、十平料理店、鳥飛古物店、㕩肉舖、窟仔 kula 咖啡,都在台南本事的這條路上。工作室離我原本的生活圈很近,兩年前還沒有工作室時,我都待在 Paripari 工作。之後有業主來台南開會,我發現我不用再拿著 ipad 跟他們講解,而是直接在附近繞繞,就能明白本事設計的空間大概是什麼氛圍,而且有吃有買,說是工作,也能工作得很開心。這條小巷被朋友戲稱是「本事一條街」,業主可以親身體驗我們每個作品。

和培:我認為人長期在同份工作或同個辦公室,加上整天埋首個人事務與工作壓力中,久了很容易變得太過靜態,且沒有外部刺激的話,更常感到身心疲乏。我們現在的工作狀態是大家會彼此看對方在做什麼事情,有時會聞到樓下烘豆機飄出來的香味,也能聽見樓上印刷機在跑,在不同的產業型態與各自專業交流下,自然能帶給一起在這裡生活與工作的大家一種正面循環。

小又:在台南也是,在本事身處的那條街上,我們也和業主們保持良好的朋友關係,基本上有一群在台南開業的朋友,大夥也常把尾牙辦在一起,感情真的不錯,同事們隨時處於交朋友的開放狀態。

兩人:台中台南的兩間本事,我們都認為現在的員工人數與規模已達到最佳狀態,再來只缺業主了(笑)。

採訪後記

透過和培與小又的觀點,辦公室不一定要裝潢華麗或稱頭才能稱作「好的工作空間」。除了具備基本功能外,能讓工作場域保持與外界交流的機會,在內的工作者可以接受新刺激,才能從日復一日的工作模式中,獲得源源不絕的動能補給。你呢?你心中理想的工作空間又是如何?

攝影|See Yu Chen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