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年代的 OLD BOYS – 陳德政 X Eric 聊音樂的時代鄉愁以及那些讓人想念的90流行樂

音樂幾乎可以說是大部分人的終身精神食糧,音樂無所不在,牽動著你我的情緒,如同不同心情氣氛時需要不同樂曲來相伴左右。從「懂得聽音樂」開始,音樂讓我們有了信仰,音樂也讓我們開始崇拜偶像,音樂引領著我們探索遼闊未知的世界。本月專題 – Issue 010. 「音樂的載具」,我們要來好好聊聊聽音樂 ,怎麼聽?用什麼聽?聽什麼?

本篇 OLD BOYS 系列,邀請了甫推出 新書 的樂評人/作家 陳德政,與總編輯 邱維濤(以下簡稱 Eric ) 來談談所謂老男孩心中的「流行音樂」。流行樂之於生活,是一種特別的存在,因為「流行」,所以琅琅上口,所以傳唱度高,所以親民又貼近生活;即便我們處在2018的現在,回放 30 年前的流行歌,還是可以從編曲、歌詞、樂風等任何蛛絲馬跡來讀取歷史,感受上個世代的文化。流行樂幾乎可以代表一個時代的縮影,而每個高唱流行樂的人們,或多或少都曾深陷其中以尋找某部分的自我吧。

Q:20 年前都聽哪些音樂呢?

德政:我那時會聽已經很紅一線歌手,如齊秦、黃大煒、庾澄慶、伍佰、林強等的歌。而像現在還很紅的陶喆,大概是 1997 年才出道,那時我才剛上政大。

Eric:我那時候很喜歡范曉萱,從她的首張專輯《Rain》我開始很迷她,同一年底發行的《自言自語》專輯中的〈眼淚〉我也很喜歡,甚至到現在都還是我最愛的國語金曲之一,她那時的形象真的很是中學男生會喜歡的類型。之後突然急轉彎,開始唱兒童歌曲,轉型變小魔女後我內心打擊滿大的。我大概 1993 年開始聽西洋音樂,可能覺得聽外國歌比較酷,所以買范曉萱專輯要偷偷地聽,不太敢跟同學分享(笑)。

Q:那年代最喜歡的歌手?

Eric:我年紀大約國中時,90 年代中期最紅的西洋歌手,如果不提搖滾,我會覺得是瑪莉亞凱莉,只要是她出的單曲幾乎都是第一名。幾年前我讀到一個報導,內容好像是瑪莉亞凱莉超越披頭四,成為告示牌單曲排行榜擁有最多第一名的歌手。(註:告示牌單曲排行榜擁有最多第一名的歌手仍是披頭四,但瑪莉亞凱莉是「個人歌手」第一名) 我喜歡她是從 MTV 的 Unplugged 專輯開始,因為 Unplugged 會唱到一些紅的曲目,不過編曲風格跟原曲不太一樣,我還記得她有唱 Jasckson Five 的I’ll be there,那個版本我真的很喜歡。那時她每一張專輯我都有買,97 年在台北的演唱會也有去,記得因為找不到同好,還是一個人去看的。

德政:樂團的話,我的答案只有Oasis。歌手應該是哈林(庾澄慶)吧!他非常紅,當時手上還有綜藝節目,事業如日中天,他那時候有去倫敦參加 MTV Unplugged 節目,在那之前只有日本樂團「恰克與飛鳥」在 1996 年上過,所以那時庾澄慶是第二位登台的亞洲歌手,在那年代是件很大的事。他是一個鬼才,95 年初的《靠近》專輯,還特地飛到紐約的哈林區錄,他可以有很純的芭樂歌,譬如〈老實情歌〉,但也能唱藍調、R&B、搖滾,很多曲風都能掌握得很好,蠻反骨的,在當時是很突出、很有個人風格的歌手。

Eric:90 年代好像沒有像周杰倫 張惠妹 那樣紅透半邊天、獨霸歌壇的藝人?

德政:張雨生在 80 年代時,可能比現在的周杰倫還要紅,我想因為那時的影視渠道很少,可以上三台、中廣、聯合報,幾乎就變成家喻戶曉的明星。我想那時張雨生的知名度,也許不亞於現今周杰倫。

Eric:不過極紅的時間好像比較短,大概兩年,因為張雨生去當兵,之後的樂風改變可能也有關係。

德政:他在 1988 年初出道,1989 年去當兵,那時候真的紅極一時,退伍後出的唱片比較偏自我探索路線,沒有那麼偏向市場,所以這樣的轉變對歌手、樂迷來說都有差。

Q:所以當兵對歌手殺傷力很影響很大嗎?

Eric:是會消失在螢光幕前的,那時候當兵需要 20 個月,不像現在當不到一年就可以出來了,樂壇汰舊換新速度又快。小虎隊、紅孩兒多少都有受當兵影響。

德政:那時張雨生第二張專輯叫做《想念我》,專輯封面還是他穿軍服敬禮的樣子,「當兵」都可以變成「專輯企劃」,可見有多重要,因為歌手要跟樂壇和歌迷告別了,為此出一張專輯。

Q:90 年代從哪些管道獲得音樂資訊?

德政:那時候我還住台南,資訊來源比較少,主要是 Channel V 跟 MTV,還有一本流行音樂雜誌叫做《非古典》,班上總有一兩個同學興趣跟你很像,所以大家都會交換這些珍貴的音樂資訊。另外是來自香港的雜誌《音樂殖民地》,台灣只有幾個書店在賣,是大開本的書,幾乎每次封面都是我喜歡的樂團,看了封面就會下手的。

Eric:各類型音樂都是剛開始聽,所以那時我很迷「榜單」,以前民生報每週會有一次 Billboard 的排行榜,我會看著單曲排行榜買專輯。因為我住北邊一點,我重要的音樂啟蒙其實是玫瑰唱片的天母店,可能天母較多外國人,所以天母玫瑰唱片裡的西洋專輯選擇很多,我就會拿著榜單到店裡詢問。那時候不流行試聽服務,試聽是從淘兒唱片開始的,所以只好從封面、看背後歌名,猜測這張專輯好不好聽,如果不幸不好聽的話,就是想辦法要聽到好聽為止(笑)。

Q: 黑膠、卡帶、CD、數位音樂,對你們來說各自的意義是什麼呢?

德政:我是聽卡帶長大的,它對我來說就是懷舊,承載了一些兒時記憶;CD 像是陪著我成長的朋友,因為整個青春期都在聽 CD;黑膠則是有點像是長大之後回頭看才發現「錯過了」的老朋友。因為黑膠是一個很老的東西,但台灣小孩幾乎不會聽黑膠,我是出國讀書時黑膠正好重新新生,我才發現二手商店的黑膠很便宜。在國外路邊會有車庫清倉拍賣,一大箱黑膠才兩三塊美金,我在紐約那幾年就蒐集了好一些,現在全部的 CD 加黑膠大概有 4、5000 片的收藏。黑膠誕生早於 CD 與卡帶,所以對當時在設計唱片的人來說,這張畫布是很大張的;譬如說唱片該怎麼打開、黑膠片的顏色,上面要壓什麼圖案等,黑膠可以有很多變化。

Eric:老實說,我最喜歡 CD,雖然我很大的興趣是蒐集黑膠,我認為 CD 音質最好、體積又小、且便宜。雖然有聽人説過覺得黑膠音質比較好,但我覺得多少有點懷舊浪漫的心理作用在內。雖然說現在數位串流壓縮的技術已經越來越好,但是我還是持續喜歡聽 CD,即使在 Spotify 聽到好聽的歌,我還是會去買 CD 來珍藏。對我而言串流音樂是試聽用的,起碼不用看封面碰運氣了,而且洗澡時還可以一直聽。

德政:我會覺得串流有點得來太簡單,在我們小時候音樂有點得來不易,一個禮拜只能買一張中價位版的 CD,或是跟班上音樂品味雷同的同學交換聽,不然就是在電視上聽到,而串流音樂變成隨選即播,最初音樂的慎重跟神聖感都消失了,有點像自來水一樣,一開就有。

去年因為一個講座,我開始試用 Apple Music 一個月,接近付費日期時,其實我非常糾結,要不要開始繳錢呢?對我來說是一件很大的事,最後我還是付錢了,因為真的太方便了啊!另一個我沒一開始用串流音樂的原因,是因為我聽的西洋音樂都有點偏門,但這些串流平台上已經可以找到 90% 我認為「偏門的音樂」,所以最後我連不用的理由都沒有了。

Eric:這倒是,我年輕的時候很崇拜一間德國唱片公司的唱片叫做 ECM(專精於現代音樂、爵士、古典),誠品跟佳佳都有賣。封面設計很棒、紙質也很好,因為不便宜,我一年可能只會買十張吧,每次買回家心情都很好,因為我真的很喜歡這間公司,他們出的我就想買,也許那對我而言就是一種生活品味的實踐。聽 ECM 真的很酷,約半年前我發現 Spotify 有全部的 ECM 唱片了,其實我很震撼,以前一張快 500 元的唱片,現在一鍵按下去什麼都能聽了。一個月一百多元,可以聽到飽,若是説我終將走入串流的世界,這是絕對是最後一根稻草。加上唱片公司都集團化,一紙合約簽下去,可以聽很多不同歌手的音樂,冷門音樂也不難聽到了。

Q:所以會覺得現在自己聽冷門音樂沒那麼酷了嗎?

Eric:還是要找到啊。串流資料庫太大了,還是要懂的人才會知道哪些冷門音樂是內行的。

Q:聽冷門音樂,找到同好還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嗎?

德政:是吧,像 Eric 剛剛說的 ECM,我聽到也是眼睛為之一亮,對樂迷而言那就像通關密語啊!

Q:那麼現在還在聽黑膠的意義是什麼呢?

Eric:就像有人喜歡 60、70 年代的音樂,但那年代年輕人聽的不是CD,如果你想要知道 1970 的聲音,就是得聽黑膠才呈現出那種時代氛圍。CD 畢竟是數位化後的產物,跟黑膠製程或是播放原理是完全不同的,或多或少會進行加強、改變或修補,不過這樣就不是當年的聲音了。

德政:若你要聽 Bob Dylan、滾石樂團、披頭四,追求當年的時代感,我認為聽黑膠會比較有味道。黑膠是很有故事的,像我黑膠蒐集到手,我也會好奇這張唱片前幾手的主人是誰?我甚至在黑膠蒐藏中發現前主人寫的memo,這很浪漫。

Eric:沒錯,黑膠就是要買二手的。

Q:你們聽黑膠時會特別慎重嗎?

德政:其實我的音響系統沒有太 high-end,聽黑膠有點像是聽個味道或是感覺。很多人會認為黑膠音色比較純淨,如果要達到那種音質,音響必須厲害到一個程度,不然聽起來不見得會比 CD 出色多少。如果具備很強的硬體來聽黑膠的話,跟聽 CD 完全是兩回事了,那已到了「鑑賞」的等級,不只是「聆聽」音樂這麼簡單。

Q:年輕時聽的音樂影響了現在哪些人生面向?

德政:甚至我現在做的事,很多地方深受音樂感召,我的寫作項目,很大部分是音樂,或是可以換句話說:「音樂」是大眾對我的理解。精神層面我還是很受 90 年代 rocker 的影響,說起來很抽象,譬如他們怎麼想事情、他們對生活的態度,也許我身體裡某些部分,還存在著那些因子,青春期受到的影響,對人生有深遠的影響,跟著你很久。

Eric:我從 95 年開始聽西洋音樂,那時西洋音樂資訊還沒有那麼容易取得,所以會透過各種管道找這類型的新聞資訊,我覺得間接培養了我會很想知道這個世界發生什麼事,從網路蒐羅各式資訊的習慣,而我現在的工作,也是蒐集世界上的各種好物提供給讀者。

Q:當時與現在的唱片行有什麼改變嗎?

Eric:數量就差很多了,實體唱片真的銳減非常多,以前開唱片是要賺錢的,自然有餘力跟精神把這些宣傳做好,幫客戶世界上挑選最棒的專輯,讓我們有機會認識這些音樂,唱片也會有不同的企劃區,CD 上寫一張小卡,像是 curate 過的,現在唱片行要活絡成這樣很難。佳佳算是老派的唱片行,跟我20年去逛的時候沒有差太多,只是當年 J-pop 比較流行,現在則是 K-pop,除此之外陳列方式、經營哲學我覺得沒有太大差別,若想知道我們那年代逛唱片行的情懷,不妨去一下佳佳。

德政:今天約佳佳蠻巧的,雖然看起來是連鎖式唱片行,但其實是家庭經營的。我 1999 年時曾經在漢口店打過工,我記得那時我也會來中華店調貨,所以今天拍攝時,店裡的人我都看過,20 年來都沒什麼變。這裡對我來說像個時光膠囊,我很敬佩他們還在經營唱片行。我打工的時候是唱片的全盛時期,華語音樂欣欣向榮,店裡賣著最流行 J-pop,近畿小子、宇多田光、濱崎步,以前還有七吋的 CD,我常常下班後會奉店長之命去西門町深處龍蛇雜處的旅店,到房間裡拿港版濱崎步回去唱片行賣,有點像是平行輸入的概念(笑)。過往新人發片,唱片公司宣傳會帶著新人到唱片行跟工作人員拍照握手,希望唱片行把歌手唱片位置放好一點,那時沒有這些串流平台,唱片行的地位是很高的,是唯一一個買得到唱片的地方。時代真的變了。

Q:唱片行什麼實體經驗最迷人?

德政:我覺得是去唱片行跟一張我不認識的實體專輯相遇。可能是店頭在播、可能是封面漂亮、可能是側標寫得很好,都有可能讓我拿起一張專輯。這樣的經驗很難再有了,在與唱片相遇之前,它已經在雲端了。

Eric:那年唱片銷售量也跟側標很有關係,真的沒有其他資訊,用幾句話決定你要不要買那張專輯,會寫側標的都很有才華,有點像是現代小編,要在短短幾句話裡展現唱片精華,好的側標可以激發對整張專輯的想像力。

德政:我曾經當過側標文案,寫過 50~60 張專輯,而且我很戀物,還留了兩大疊的唱片側標,這些側標可以看出台灣美術設計風格的演進,不管是用色啊、字體啊、排版啊,這些東西對我來說很重要,幾乎可以算是某種歷史文物啊。

Q:喜歡的作詞、作曲家?

Eric:李宗盛吧。雖然我沒有特別愛聽他唱歌,但我發現許多我喜歡的歌都是由他創作的,像是莫文蔚的陰天、陳淑華的〈夢醒時分、辛曉琪的領悟〉、林憶蓮的〈傷痕都是,而且這些歌仍是傳唱度很高的國語流行歌。

德政:為王菲創作〈流年作曲人陳曉娟我很喜歡,作詞人則是喜歡陳冠蒨,特別是欲言又止這首歌。

Q:推薦90年代的一張專輯?

德政:藍色封面的陶喆第一張同名專輯《陶喆》。

Eric:瑪莉亞凱莉 1995 的《Daydream》,裡頭有三、四首非常受歡迎的冠軍單曲,百聽不厭。

Q:喜歡的線上華語歌手?

德政&Eric:徐佳瑩(恭喜徐佳瑩雙獲第29屆最佳國語女歌手獎、最佳國語專輯獎!)

看完精彩的樂友對談,不知道讀者您對哪一段對話最有共鳴,是否也勾起你的年少時光按著卡帶隨身聽前後快轉的舊回憶呢?流行樂真的是許多人共同成長的記憶,每一代人一定都有幾首屬於自己的歌,不可否認的是1995 到 2005 年間的華語流行樂,不管是歌手還是詞曲,都創造了許多經典,許多歌曲仍然高居點歌排行榜啊。此時有沒有很想衝一波 KTV,看著螢幕上那有時代感的 MV,聽著熟悉的旋律揮之不去。

最後最後,EO 的 OLD BOYS 專題來到第二篇,讀者還想看我們找誰來聊什麼?如果你有名單的話,歡迎留言,讓我們一起做出好看的內容,懷舊一下老男孩的世界吧!

場地協力|佳佳唱片 中華店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