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APARTMENT 小宅革命– 這或許就是你夢寐以求的家

EVERYDAY OBJECT 的 世界建築/家居生活 類文章長久以來一直頗受歡迎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我們的讀者通常都是年輕,重獨立思考,不隨波逐流,追求生活品質以及不喜歡被當冤大頭。而就居住品質而言,我們必須老實的說,在地小人稠,房子總是又舊又小又貴的台北,我們的讀者其實是無法被滿足的,我們甚至可以說,我們的讀者是憤怒的,無奈的。

因為長久被一句標語綁架 (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搞的大家在買房的時候只在乎最後的經濟效益,而完全不去思考一個房子或是一個家可以帶給大家的影響是什麼,在利益以及價值為最高指導原則的情況之下,我們永遠沒有機會住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幸福好宅。

看著如 Wallpaper , Arch Daily, Design Boom 等媒體報導,心裡想著何時才有機會住到這些讓人煥然一新的好宅。又看著台北的房價,告訴自己或許不要再做夢了,還是貸款個30年,花個一千多萬買個大安區的小套房比較實際一點。

1069

而這一切惡夢或許即將要有所解,我們要介紹的 Big Apartment 小宅革命 或許就是 EVERYDAY OBJECT 讀者夢寐以求的家?

從樣品屋談起

big_10 拷貝

 

沒錯,這就是建築學人所推出的 Big Apartment 的樣品屋。
走進裡面,極度活潑的色彩與明亮的裝潢,如果你不說這是樣品屋,我真的以為自己來到了倫敦的 Dover Street Market 或是 巴黎的 Colette。比起路上看到的那些超奢華暴發戶型樣品屋,彷彿遊樂園的 Big Apartment 的風格真是前所未見。(樣品屋設計:樂工設計)

DSCF9346.JPG_effected

DSCF9315.JPG_effected
DSCF9333.jpg_effected

DSCF9324.JPG_effected

內斂的德意志風格

特別是當你不是偏好那種宮廷式巴洛克豪宅建築風的時候,看到 Big Apartment 的外觀,你一定會被他那種德國/包浩斯 實用風格所深深吸引。當中最令人感到開心的是,雖然Big Apartment 是戶戶落地窗,但是為了所有住戶的個人隱私,整棟大樓的窗戶基本採交互式設計,每一戶人家基本上是看不到其他人家裡的,充分保護了大家的隱私。

DSCF9367.JPG_effected

DSCF9330.jpg_effected

 最令人激賞的莫過於每戶入口的設計吧,非常摩登與顯眼的設計,兼具造型與實用性。

何謂 Big Apartment?

DSCF9378.JPG_effected

現在要談到重點了。基本上 Big Apartment 的中心思想非常的明確:傳統的台式建案在格局上往往都沒有將客廳/起居室 視為一個重點。畢竟如果我們仔細想想,其實人待在客廳/起居室的時間照理應該要比在房間來的更多才是。

以一個實際坪數32坪的房子來說,想要享受寬廣視野的客廳或是開闊的空間其實是不太可能。但是 Big Apartment 的方正格局,竟然滿足了我們這樣的需求。在加上開放式的中島廚房設計,整個客廳也幾乎沒有樑柱,配合大型落地窗,所有的視野都一覽無遺。剛踏進樣品屋的時候,看到了這樣的起居室,我們真的以為我們進到了哪個70坪以上的豪宅。

這樣的客廳,不就像像是我們時常介紹的國外個案嗎?

1068

DSCF9381.JPG_effected

 

DSCF9408.jpg_effected

 主臥室都附有讓各位時尚迷會感動落淚的 Walk-In Closet.

big_4 拷貝

big_5 拷貝

 

完全開放式的廚房設計,讓廚房與起居室合一,創造出如豪宅般的寬闊空間。

1067

基本上所有 Big Apartment 的硬裝潢 (廚具 衣櫃 衛浴 等)都是包含在內,而且請相信我們,他們選用的硬體設備真的是有一些內行人才懂的好東西(如隱藏式的 LIEBHERR 冰箱/ TOTO 免治等),光是這點,對於在意家居裝潢品質的人來說,或許可以省去數百萬的費用 。不同於大部分將客源瞄準在富豪階層的新建案,Big Apartment 是希望將眼光放在那些更能跳脫現有框架的品味人士,對於追求生活品質更勝於在乎紙上資產的新族群。

我們最後想說的是,Big Apartment 不是絕對完美的,但我們相信,它應該是一間可以讓人舒舒服服整天待在家的好房子。而我們或許可以思考這個問題:

當我們擁有一個這樣的家之後,誰還需要天天往外跑呢?

 

〔Big Apartment小宅革命〕
 參觀地址:新北市五股水碓觀景公園旁,水碓五路/登林路口
 連絡電話:(02) 2291-9700
 官方網址:http://www.archi-pur.com/big.html  

 圖片來源: EVERYDAY OBJECT,  建築學人Philipp Mainzer

 

 

您可能也會喜歡: